三月十八,國片導演集體發春,給你好看!

99
2013-07-05

三月十八日,我們在敦南誠品感受到純粹的台灣力量。今年三月到五月間,共計有八部國片將會陸續上映,這個消息讓沉寂已久的國片市場出現了久違的朝氣。包括姚宏易的《愛麗絲的鏡子》、周美玲的《刺青》、陳懷恩的《練習曲》、潘志遠的《指間的重量》、林育賢的《六號出口》、吳米森的《松鼠自殺事件》以及黃玉珊的《插天山之歌》、蔡明亮的《黑眼圈》等八部影片的導演與工作人員聯合舉辦了一系列名為「台片發春」的宣傳活動,希望能夠發揮團結的力量再現國片許久不見的盛況。



當天同時舉辦了刺青電影座談會,挾著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氣勢,座談會吸引了滿場的觀眾。



導演和攝影在座談會一開始分享了參加柏林影展的經歷,讓現場的觀眾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和信心。他表示,電影的宣傳期本來就安排在三月,因此就把柏林影展當成宣傳的其中一站,而且在那裡五天,因為要照顧演員,同時還要接受媒體採訪,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玩。周美玲導演談到,當初得知入圍同志單元的泰迪熊獎時,他感到相當意外,因為他並不認為《刺青》有處理同志的議題,獲獎時更令他又驚又喜。



到底《刺青》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導演說,我們不處理“同性戀”這個問題,而是把小綠和竹子之間的發展,當成單純的“愛情”故事。這樣的一部電影,在柏林正好排在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這天首映,兩個女主角(梁洛施、楊丞琳)都是在這一天才第一次看完全片,她們看完直說非常感動。導演提到,首映之前有一個當地的工作人員認真的告訴她:「我們柏林的觀眾非常嚴格,如果他們覺得你的電影不好,會直接站起來走掉喔!」還好最後導演並沒有在電影院聽到太多離場的聲音,大部分的觀眾都很認真的看完刺青,讓他們鬆了一口氣。本片處理了許多青少年次文化的議題,周美玲導演認為,大人常常只是給一個名詞就當問題解決了,但青少年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希望能透過這部片將這些問題解釋清楚。周美玲導演獨特的電影美學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好奇,他認為攝影,美術,以及音樂是創造電影風格的關鍵,電影是否具有原創性就取決於這三個元素,而他本就是個俗氣的人,當然會拍出風格俗艷的電影。



從電影開拍以來,兩位青春玉女楊丞琳以及梁洛施就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大家都很好奇這樣的組合會擦出什麼火花?談到為何選擇螢光幕前形象相當女性化的梁洛施來詮釋《刺青》女同性戀的角色,導演說:「第一次去香港跟她見面的時候,覺得她真的是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可是仔細看會發現,如果不化妝的時候,她的輪廓和五官讓她很有潛力變成女T!」有觀眾問導演,難道不會怕自己選錯人嗎?導演很有信心的說,選定了就要相信自己,包括演員本身也在賭自己是否跟對導演,這是一種電影人的賭徒性格。



《刺青》在電影未上映就賣出七千張預售票的好成績,導演說他一點都不擔心票房的問題,只希望能夠延長《刺青》在電影院撥映的時間,讓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本片。隨著《刺青》在網路上飆升的高注意度,以及國片紛紛搶攻戲院票房的這一波國片浪潮,相信從2007年的三月開始,國片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相關圖片出處:【台灣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