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我紀錄:挑戰紀錄片的真實界限

380
2013-07-05

隨著時代變遷,電影類型不斷衍異、轉變,紀錄片當然也不例外。近年來影音科技蓬勃發展,攝影裝備唾手可得,人人都可以當導演,因此「紀錄」不再是簡單的側拍紀實,充滿千變萬化的可能性。201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發現了此一紀錄片「新」趨勢,進而延伸出「美麗新視界」主題,除了藉由「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回顧台灣藝術家與導演的實驗性作品,更特別規劃國際跨界單元「製造我紀錄」,集結了海外不同類型的紀錄片,透過新媒介下衍生的創作手法,讓觀眾看見這幾年紀錄片的新面貌。

過去觀眾認知中的紀錄片大多以導演感興趣的社會事件、人物為題材,但這次「製造我記錄」中有許多以導演「自己」當主角的影片,顯現出紀錄片已不再局限於以往規格,跨界至「個人化」的新領域。促成這種轉變莫過於廉價的攝影器材和網路平台的開放。以前要找到媒體傳播自己的影片很困難,但現在人人人都能將作品上傳Youtube,迅速分享至世界各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創造出迅速成名的機會,例如本次影展選錄的《蘿拉》(Laura),主角是一名來自南美洲、隻身闖蕩紐約的神秘女子,她一開始同意導演拍攝,中間卻毅然決然中止紀錄片計畫,只因導演「真實」記錄她的生活,但過了半年之後,她卻又主動找上導演,甚至主導起整個攝製過程,此種遊走於人工設計與紀實界線的影像,挑戰了過往紀錄片的定義。


▲「製造我紀錄」單元影片《蘿拉》劇照

另一部《救生員》(The Lifeguard)的導演則以身邊好友作為拍攝對象,但情節內容的發展和劇情片非常相似,並混用大量特寫鏡頭,呈現出劇情片般的流暢與張力,讓觀眾不禁懷疑故事的真實性。這類的紀錄片不僅創新,更跨越虛構(fiction)和紀實(nonfiction)的界線,形成兩種類型間的對話。單元中更出現以動畫方式呈現的紀錄片,連旅行紀錄片也因為導演的剪接手法,而有別於傳統的紀錄片。「製造我紀錄」便是要呈現這些過去不被重視──甚至被視為手法不成熟的作品,然而在某種意義上,此類作品才是今日的主流,而非業餘的另類。


▲「製造我紀錄」單元影片《救生員》劇照

國際單元「製造我紀錄」對於聚焦於本土導演的「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更有調和的作用;前者重視個人私密觀點,後者則偏向強烈的實驗性和藝術性。「紀錄之蝕」由於藝術性高、缺乏故事性,對於初次接觸紀錄片的觀眾較具挑戰性,「製造我紀錄」則較為輕鬆、易消化,非常適合初次看紀錄片的觀眾。然而,此類導演創新的拍攝手法,一定會讓觀眾對這些「新紀錄片」的真實性抱持懷疑。儘管紀錄片理應貼近真實,但事實上所有影片都經過選材、剪接和後製,因此紀錄片也絕非百分百客觀真實。「製造我紀錄」不要觀眾過份鑽研劇情的真實性,而是希望透過看似虛構的影像,來刺激大眾去思考紀錄片本身的攝製、再現過程。

「新紀錄片」不僅在拍攝和剪接手法上有創新的發展,也將影片的「真實性」議題提升至更高的層次。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透過「製造我紀錄」,讓觀眾看見紀錄片隨著世界腳步轉變後的全新面貌,以及現今導演能夠將紀錄片「玩」到什麼驚人的程度。

(本報導由單元策展人張明怡、胡芷晴口述,于昌民採訪,楊斯茜文字整理)

2012紀錄片雙年展於10/19正式開幕,詳情請見官網:http://www.tid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