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時空旅人──悼克里斯.馬克
三個月前,《放映週報》報導了《視與聽》雜誌的名片之爭,這份由英國電影中心(BFI)出版的刊物自1952起,每十年評選一次影史中具重要意義的代表作,今年8/1剛出爐的前五十大榜單中,除稱霸榜首半世紀的《大國民》被希區考克《迷魂記》踢下的大新聞外,一些年代較晚近、非歐美、甚至女導演的作品亦漸獲得影評人與學者重視。(註1)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50的《堤》(La jetee)是榜單中唯一入選的短片(註2),而拍攝此片的法國導演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甫於7/30與世長辭,享壽91歲。(巧合的是,五年前柏格曼、安東尼奧尼亦於同一日逝世。)
本名為Christian Francois Bouche-Villeneuve的馬克,身兼作家、導演、攝影師、多媒體藝術家等多重身份,一生行蹤飄逸、作風神秘,極少在媒體前曝光或受訪,關於他的出生地就有好幾種版本,有人說他出生在巴黎近郊,但他卻說自己在外蒙古降臨人世。堅信左派理念、關心世界局勢的他,一生中曾帶著攝影機周遊列國,紀錄蘇聯、冰島、中國、日本、非洲、以色列、古巴、智利的影像……,足跡幾乎踏遍二十世紀中期所有的政治熱點。
▲1954年,克理斯馬克(左)與亞倫雷奈(右)的合照
他在二戰前研讀哲學,德國統治期間曾加入法國游擊反抗軍,戰後從事駐外記者工作,時常發表政治評論、詩、小說等文字著作,並為安德烈.巴贊的《電影筆記》撰寫影評。50年代他逐漸發跡於法國左岸文藝圈,與安妮華達、亞倫雷奈、莒哈絲等影人交遊,曾與雷奈合拍紀錄短片《雕像也會死》(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 1953),並擔任雷奈另一部知名紀錄短片《夜與霧》(Nuit et brouillard, 1955)的副導,他的作品在新浪潮時期因此常被歸類為以詩意、實驗性著稱的「左岸派」。《雕像也會死》主題為非洲藝術,曾贏得金雨果獎,但批判法國政府殖民主義的內容使其被禁超過十年。《來自西伯利亞的信》(Lettre de Siberie, 1957)中,則揉雜了聲音、文字、動畫、資料片等複合素材,其中他將同一段工人修築鐵道的畫面,搭配了三種不同敘述旁白,傳達出迥異的意義,這段類似「庫勒雪夫實驗」(註3)的音畫蒙太奇,說明了他擅於穿透影像表面、挖掘背後複雜層次的驚人創造力,巴贊故稱之為「用電影紀錄下的論文」。
這種「論文式電影」(essay film)成了馬克獨樹一幟的原創風格,他的作品編纂大量訪問素材、靜照、資料片、舊電影,搭配上第一人稱的旁白,這個旁白可能代表他本人,或是虛構出的異國旅行者,他甚至偶爾會化身為愛貓「埃及來的吉列翁」(Guillaume en Egypte),讓牠以卡通或真貓形象軋上一角。
▲馬克在華達的紀錄片《沙灘上的安妮》中以愛貓「吉列翁」的卡通形象現身
他的紀錄片經常探討政治、歷史、文化認同等主題,甚至曾在1967年組織政治電影社團S.L.O.N.,專門拍攝60年代罷工、反越戰運動等事件,儘管面對生硬而嚴肅的題材,其處理手法卻靈動而詩意,影片時空與思緒永遠處於流動狀態,充滿記憶與現實的交錯迴聲,而非恆定的現在式。
有人將其《美好的五月》(Le Joli Mai, 1962)街頭訪問的手法比作「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但馬克不喜歡這個標籤,改稱其為「電影,我的真實」(cine, ma verite ),片中他大量以旁白提出質問、反諷,並不時插入風景照或藝術影像,與受訪者言論形成交詰辯證,充滿主觀的創造色彩;他不認為在紀錄片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稱旁白是作者的耽溺、自戀,反而認為這是謙遜的表徵,因為作者在其中「能獻出的就是自己的一切」。
▲短片《堤》的劇照中,男主角始終忘不了女主角的那張臉
與《美好的五月》同時間拍攝的《堤》,則是他於後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全片以800多幅靜照組成,只有一個約5秒的動態鏡頭,極簡的形式卻傳達了驚人的科幻想像與複雜內涵。故事設定於核子戰爭後的末世,少數倖存者逃至地下世界苟活,其中一群科學家進行著神秘的實驗,試圖讓受試者穿梭時空,尋求解決困境的方法,其中一名受試者因為童年在巴黎機場對一名女子臉孔留下深刻的記憶,而成功回到過去,在一次次的時光旅行中,他與過去的女孩相識、相戀,卻面臨被拆散的命運,最後他選擇回到過去見女孩一面,卻迎接了早已註定的死亡。《堤》這部精巧又淒美的科幻寓言影響了無數影人的創作,甚至被鬼才導演泰瑞吉蘭改編成由布魯斯威利與布萊德彼特主演的商業大片《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 1995);此外,東京新宿某家酒吧就以《堤》為名,店中牆上貼滿了該片劇照,溫德斯在紀錄片中《尋找小津》(Tokyo-Ga, 1985)曾在此酒吧中捕捉到了馬克本人遮住臉的羞怯身影。
馬克的後期代表作還包括《紅在革命蔓延時》(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 1977),該片描述1968五月學運前夕左翼運動的勃發與隨後十年的理想幻滅,和世界政治局勢的動盪;《沒有太陽》(Sans soleil, 1983)則虛構了一名女子,讓她娓娓唸出攝影師男友從世界各地為她寄來的信,搭配上冰島、西非幾內亞比索、日本所拍攝的紀實影像,揉合出虛構與真實交織的優美電影散文。
他的紀錄片鏡頭也常指向電影導演,1985年他接受委託,在《A.K. 》紀錄了黑澤明拍攝《亂》(Ran)時的身影,不同於一般描述製作過程的幕後花絮,馬克捕捉了大量黑澤明非工作時候的真實私密影像。晚期的馬克則將興趣轉向多媒體錄像與裝置藝術,包括1996年的《第五級別》(Level 5),與1998年推出名為《Immemory》的CD光碟作品,都代表了他利用不同媒介對於真實、時間、記憶等命題的探索。
馬克行事向來低調,當別人向他索取照片時,他只會給對方一張貓的照片來代表自己,也常用招牌的貓咪卡通圖像代替簽名,而當他在《沒有太陽》中,更拍攝了大量可愛的日本招財貓影像。或許我們不該為這位如貓般神祕老爺爺的驟逝感到悲傷,不管他去了哪裡,我們永遠可以坐上他用電影打造的時光機,找回那些他留給世人、永不消逝的動人片段。
註1:《視與聽》榜單請見http://www.bfi.org.uk/news/50-greatest-films-all-time
其中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成為首度入榜的21世紀作品,亞洲地區中,伊朗導演阿巴斯的《特寫》(Close-Up)是另一部首度獲選的亞洲電影,而日本電影的整體名次與數量亦有增長。此外,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的《珍妮德爾曼》(Jeanne Dielman)則是1952年以來第一部入榜的女性導演作品。
註2:榜單中高達的《電影史》(Histoire(s) du cinema, 1988-1998)由八部紀錄短片組成,雖然推出時間不同,但往往被視為同一系列的作品。
註3:蘇聯導演庫勒雪夫 ( Lev Kuleshov )著名的蒙太奇實驗,他把一名演員中性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分別與一碗湯、一副棺材,以及一個小女孩正在玩耍的鏡頭剪接在一起,然後將三組片段放映給不同的人觀看,結果被解讀出截然不同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