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有理、工人萬歲:跨國候鳥勞動力特展在台灣

343
2013-07-05

我們必須坦誠自己與他們不同,而不是以為理解和關注他們,透過差異認識他們,而非用我們的認知系統概括與描述他們。同時,我們也將他們的視野變成我們不可迴避的世界,直視他們的眼睛所及與夢想所述,我們方可彼此接近。



展覽計畫主持人,黃孫權



自2011年末開始,位於高雄「駁二藝文特區」勞工博物館的展覽,不再只是吸引在地居民或外國遊客出入觀展,有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族群,也以十足活躍的姿態參與展覽的行列,他們正是此一特展的主角:外籍移工(Migrant Labor)。該展以許多影像記錄呈現出他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移工」除了作為聚焦展出的議題外,他們同時也是生產創作展覽的一份子。移工藝術家的創作,得以讓一般民眾由他們勞動生產的刻板印象,轉移至該族群生命中的諸多真實風貌。



策展人黃孫權在展場中所置入的資訊、手工藝品、現成物、攝影作品、紀錄影像重重分布,展開了一幅多層次的「路徑圖」。現場以各式資料、圖表、裝置,讓我們經由數據、文字,概括了解台灣移工的人口分布,以及透過影像紀錄者的觀點來記錄外籍移工在台灣的生活面貌。紀錄片的部分,特別有趣的是展覽現場的觀影經驗,由於那一系列「看見-移工群像」的紀錄影像在螢幕中不斷循環播放,那些被被拍攝的外籍移工會時常呼朋引伴前往觀賞。有時候,你一轉頭就會發覺影像中的人物正是站在隔壁的人,這些外籍朋友們不時驚叫,看著片中自己的臉放聲大笑,他們辨識、指認出影片中自己與朋友的面孔,旁觀者也透過這點體會到有別於在一般美術館觀看紀錄片的趣味感。



移工朋友們在這次展覽也參與了作品製作,外籍攝影師透過其外來身份記錄他們眼中的台灣景象,觀展的群眾一面觀望掛在牆上的相片,另一面的陳設則是台灣創作者以紀錄片呈現移工藝術家的攝影過程。另外,出自移工的陳列展示物還有他們自身的物品,例如親人的照片、日用品、藥物,或是他們親手製作的工藝品,這些物件也許與一旁的紀錄影像相互指涉,或者只有單一物件的獨立陳列,整個展覽場地夾雜著各式不同的作品顯得熱鬧繽紛。另外,為配合年節氣息,勞工博物館特別贈送的「工人平安符」也使該展覽的親和力大增,走入館內都不禁使人會心一笑。



最後繞到展場後方的小房間,該區塊則播映著藝術家陳界仁的影像創作《路徑圖》(The Route),那是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委託藝術家製作的作品,該影像正是在高雄碼頭拍攝,陳界仁邀請碼頭工人進行的虛擬罷工行動。透過全球勞工運動「海王星玉號」(Neptune Jade)事件,讓我們再次直視並連結起所有關於勞工、移工在台灣或在全球現正發生的種種問題,透過影像的力量重新喚醒我們的記憶與關懷。「跨國候鳥勞動力特展」展期由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4月22日,有興趣的朋友請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