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當代影像的書寫與思維:觀看《時空敘事─藝術家作為敘事者》

322
2013-07-05

圖01 安麗系列《化外之地》2000年
藝術家:菲利浦.帕雷諾
DVD,3D動畫單頻投影,杜比環繞音響5.1,彩色,4分鐘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11年8月6日至11月6日,展出二十一件來自法國的錄像典藏,策展人為安潔麗娜.榭爾弗(Angeline Scherf)以及歐迪兒.布爾呂侯(Odile Burluraux)。這些從巴黎市現代美術館遠渡重洋而來的當代藝術作品,分別呈現出1960至1990年代法國的歷史氛圍、政經情勢、環境紀錄、社會文化,以及美學與哲學的思考,這些蓬勃發展的元素轉化為藝術風格的延續,而在同時,影像的生產方式也從早期的類比訊號逐漸邁向數位科技領域。藉由藝術家操作各種視覺、聽覺的訊息組裝,運用影像裝置所承載的特殊敘事手法,在美術館這樣一個觀眾不斷流動的展覽空間中,傳遞著敘事者的意念及想像。

針對該展覽的標題來探討,與其說這些錄像藝術所表達的是某種敘事形態,不如說是關於影像書寫或描繪的表現模式,正如其中一部別具「觸覺性」的作品,卡蜜兒.韓侯(Camille Henrot)以探針式的拍攝手法製造出某種詭譎、緩慢的視覺途徑,奇異的低視角遊走於密閉空間之中。該作品的攝影機運動並非以直線進行,根據片中被攝的建築師約那.福瑞得曼的說法,這是一部強調「手感」的電影。福瑞得曼表示只有「手」才能畫出真正的線條,而電腦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眼」與「手」的配合會犯錯,無須刻意便能呈現出某種自然、真實,以及不完美的特質。韓侯的影像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是透過攝影機的「筆觸」拉出多筆線條,有如透過攝影機去「觸碰」被攝空間、人物與動物,該作品可說是多筆攝影線條的最後組合。但這種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移動特寫,可能會讓觀者無法明確地看出整體空間形象,福瑞得曼在片中指出,這可謂是一般人口中難以理解與接受的「爛電影」,然而,這種強調電影曖昧性與不明確的前衛表現,及其實驗性質早已超越單純用影像來「說故事」的敘事手段,實驗電影的意義更著重於影像書寫與表述的挑戰。 

圖02《席丹-21世紀之星》2006年
藝術家:菲利浦.帕雷諾、道格拉斯.戈登
35釐米轉DVD,雙銀幕投影,杜比環繞音響5.1,彩色,90分鐘。

除了實驗性的作品之外,此次展覽也涵蓋了幾部紀錄片導向的影片。北美館這次規劃出一區寬敞的空間,播放90分鐘雙屏版的《席丹-21世紀之星》,兩面大屏幕分別注視著不同的焦點,此一形式不僅分隔了觀眾的觀影介面,它持續不斷地分散觀者的注意力,同時也切割了足球場上空間與時間的連續性。而席丹的口白穿插其中,喃喃訴說著他的童年、身為球員的經驗,言語從主畫面正在發生的比賽中跳脫,分散了影像中的時空意識。而紀錄片作品另外還有絲娜.席迪拉(Zineb Sedira)與安利.沙拉(Anri Sala)以家人為受訪者的議題式電影。席迪拉所拍攝的內容牽涉到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歷史問題,有關國族認同、戰爭等嚴肅面向。安利.沙拉則是找出一部老影片,那是他的母親年輕時身為激進份子所受訪的16厘米膠捲,對照現在年老的媽媽,沙拉想辦法重現出該無聲膠捲中的話語,母親當年受訪時究竟說過那些話,此片同時兼具趣味性與政治意涵,常民的歷史片刻若非這些藝術家的重新聚焦就難以成為資料庫中的重要史料,尋常的老影片在藝術家手中被導向更深刻的歷史向度,也讓觀影者在其中得到不同於「大歷史」紀錄的思考方向。

從《時空敘事》的展覽整體,我們看不到形式統一的敘事風格或是相似的影像屬性,那畢竟是集結了相異的年代與不同世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然而,在這些長度不一的影像之中,卻也令人感受到法國當代所專注的歷史、美學,甚至是哲學場域,在看似相距甚遠的作品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影像脈絡的關聯,無論使用何種新舊媒材與影像質感,它們都具備著觸動觀者全新感官經驗的可能。

《時空敘事─藝術家作為敘事者》官方網站:http://www.tfam.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