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製片展映邁向高潮 台藝電影系畢展登場

310
2013-07-05

自由創作、無畏試驗、擁抱電影夢,向來是學生製片及畢業展映最吸引人的特色。



隨著六月畢業季將至,各大學院校影視科系的畢業展紛紛開跑。從五月中旬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的「挺藝氣」,到五月下旬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的「肆百擊」,緊鑼密鼓登場的是於6月9日首映的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的「What The Film」(譯:電影是什麼?)。



本屆台藝畢業展的主題「What The Film」,不僅是對電影究竟是什麼提出了疑問,也是這群年輕創作者用學生時代最後一部作品,回應他們對電影種種的探索。今年的台藝大電影系畢業展邀請李屏賓、沈可尚、楊力州等電影工作者為年輕創作者加油打氣,現場更有聞天祥、李達義等影人現身講評,規模盛大,將學生製片展映推向年度高潮。



對這群充滿創作熱情、勇於挑戰的畢業生們,台灣新電影導演暨指導老師曾壯祥給予勉勵,「每部片子都各有他們的優點,也各有不足的地方。有些太在意藝術的層面,卻忘了影片應該是要說故事的;有些在敘事的同時,也要緊記不該忘了影片本身的中心論述與思想。希望他們藉著這次的畢業展能看清自己的問題,有所成長,更進一步。」


《爸爸》          《剛果河邊的雪橇》

台藝大作育影壇英才無數,侯孝賢、李安皆為畢業校友,堪稱台灣電影的搖籃。今年電影系畢業展是歷屆作品量最豐富的一屆,五部長片深具創意,突破並創下了台藝大電影系許多的「首次」記錄:樊怡君導演的首部舞蹈電影《The Prometheus Plan》、林欣靜導演的首部真人結合動畫的《寇奇波塔多的那扇窗》、郭伊婷導演的紀錄長片《爸爸》、黃偉根導演的黑白長片《剛果河邊的雪橇》和盧信諺導演的劇情長片《死亡凝像》。



其它11部短片更是風格各異,呈現出不同的類型與風貌:由郭政賢導演和陳勝吉導演的以細膩的手法講述親情與愛情的《On Stage》和《老冬新春》、謝宗翰導演的描述大環境下小人物的悲哀的《新年新氣象》、王文玨導演的善用多線敘事手法呈現高度懸疑性的黑色喜劇《The Case》、黃建銘導演的視覺影像極具質感的青春電影《藍色藥丸》、陳璧瑜導演的以喜劇重新包裝沉重的社會道德議題的《殺豬犯》、游鈞筑和潘錦松聯合執導的兩段式電影《孕事》、徐書燕導演的結合紙上動畫帶有奇幻元素的《今夜月亮圓不圓》、和蔡宜讌導演的藉由一個女人一天中的心理變化營造出極大的渲染力的《1》還有兩部精采的閉幕片《賴皮,耶》和《夜露死苦》。



「What The Film」展期4天,從6月9日到6月12日於梅花戲院放映,共計16部作品,畢業展免費入場,想一窺學生們多元的創作成果,不妨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