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鴻新作 《為了明天的歌唱》用鏡頭記錄劇場平凡英雄

306
2013-07-05

聽到片名《為了明天的歌唱》,一種莫名的期待湧出心頭。好像讓人期待那個未知的「明天」,期待那個歡騰的「歌唱」,更是會想,到底為什麼要「為了明天的歌唱」?鴻鴻談到了《為》片想要呈現的,談到了更多的「明天」。原來一切,都是為了那個還未實現,那股想讓世界更好的力量。



雅紅,阿明,貝芝



《為》片的主角是三位看似平凡的劇場人:雅紅,阿明,貝芝。他們看起來就像你家隔壁的阿珠、阿花、阿忠一樣,那麼的平常。



越容易被人忽略的議題,一放到檯面上,就越容易讓人感動,談到了是不是因為這些小人物被大眾忽略,所以想替他們發聲,鴻鴻說:「我也沒有這樣想,我想的是,這些人的生活方式,我覺得很讚賞,所以就給大家看一看,不是發聲,只是我的一種想要去為一般觀眾的生活,注入一點刺激吧,我覺得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很有勵志效果。」



在拍攝前期,導演選擇要紀錄的人物不只這幾位,隨著時間的流動,些許變化的產生,使得拍攝出的片段,不一定與導演想走的主軸相同,最後才集中在這三位互相關聯的角色身上。



寫實,非寫實



近年來,鴻鴻所導的電影和舞台劇,像是:《穿牆人》、《醜男子》、《跳舞吧!胖女孩》、《走向春天的下午》,都加入了些許的魔幻效果。鴻鴻提到,當他重新看他拍的劇情片,接受到的是不真實。但紀錄片的每一刻,卻都那麼深刻的真。



《為》片中拍攝到的舞台劇,都是以現實的議題為劇情的主軸。鴻鴻表示,自己也想嘗試與片中舞台劇性質相同的劇,但其實,他所拍攝的主題,都是跟自己很不相同,或是「他們補足我想要成為但是沒有成為的那個部份」,更像是完全的完成他想要表達的每種面向。



Choirs for Tomorrow



鴻鴻提到,很多人做劇場是為了自己好玩,但是《為》片中的這些人,做戲的只有一個目的:為了大家有更好的明天。



像是片中雅紅和阿明參與的《無路可退》,貝芝關懷外籍勞工所做的《 無枝nostalgia 》,都與現實層面受到衝擊到的對象相關,這也正是鴻鴻這部片的目的:「要讓大家看到,現實中,這些人(演員)也是很辛苦,可是他們還是這麼努力的做戲給大家看,而且做戲的目的是,希望讓大家一起有個努力的目標,讓這個世界可以更好。」鴻鴻被他們的生活態度感動,用鏡頭,紀錄下這些「現實生活中的英雄」。



比起光環四射的明星們,這些人更值得被看見,他們所期望的那個充滿希望的明天,更是值得我們高聲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