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寫作」影展 鄭愁予現身《如霧起時》首映會

302
2013-07-05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錯誤》





如此扣人心弦,音韻十足,令許多文藝青年朗朗上口的詩作,出於鄭愁予之手。



雖然我們熟悉這美得令人心疼的詩句,但卻不識文學大師的盧山真面目。因此,2009年始,一群熱心文藝的企業界、出版界人士,開始攜手打造一項頗不尋常的計畫──「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影展」。



經過兩年多努力,今(2011)年「行人文化實驗室」終於推出第一系列共六部文學電影。包括由陳傳興導演的鄭愁予《如霧起時》及周夢蝶的《化城再來人》、陳懷恩導演的余光中《逍遙遊》、楊力州導演的林海音《兩地》、林靖傑導演的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以及溫知儀導演的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均將於本週4/9起國賓長春戲院獨家上映。



五位導演,六位文學作家,又將激盪出如何火花?



《如霧起時》首映,激盪出詩與歷史的宏觀。



本月7日晚間《如霧起時》台北首映會,詩人鄭愁予,以及導演陳傳興的夫人廖美立均現身到場。他們透過電影,透過Q&A座談,激盪出一場文學與電影交會的亮光。


             左為廖美立,右為鄭愁予



影片中,導演陳傳興尋訪鄭愁予一生飄泊流浪的蹤跡,鏡頭穿梭台北、基隆、金門、美國愛荷華大學等地。更珍貴的是,影片中大量透過歷史影像傳遞出宏觀的時代感,並訪談探望許多台灣重要詩人如辛鬱、瘂弦、楚戈等,為台灣當年詩壇「橫的移植」及「縱的繼承」兩大派別論戰中,刻畫出生動影像背景。



廖美立說:「導演陳傳興因為生病,無法前來。但作為他最親近的人,我知道他做每件事都是非常投入,當然拍電影也不例外。」



「本來鄭愁予的影片,一開始是請戴立忍導演來拍。可是拍了約2-3個月,因為《不能沒有你》開始發行宣傳,戴立忍不得不中斷拍攝。」廖美立解釋,「陳傳興原是6部片的總監,但我很清楚他,所以敢接下來拍!」



她說,她深知陳傳興擁有文學與影像的資歷。家中有很多詩的書籍資料,他亦曾拍攝過《鄭在東》、《姚一葦口述史》等紀錄片,「所以電影裡,他是在回溯,表達出一種長期的思索,絕非是快速急就章的結果。」



鄭愁予也說:「我敬佩陳傳興。他留法十年,有很多精采想法。他跟我談詩時,我非常驚訝。他了解程度比研究我的詩的博士生還深!」而且電影裡,「他不是探究我的學術紀錄」,而是「我整個人的氣味。」



不過鄭愁予也不忘特別提出:在台灣詩壇論戰中,他雖身處此歷史洪流,但他卻沒有偏向哪一種派別!



廖美立即刻代夫回應,《如霧起時》會描述台灣詩壇過往,是為了讓文學電影能擁有歷史的縱深。所以這部片是在「詩與歷史的主軸上」,陳傳興導演向鄭愁予致敬的電影。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上映日期:2011年4月9日~5月6日


上映地點:國賓影城@長春廣場(台北市長春路176號)


官方網站:http://www.poemmovi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