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一號出口紀錄片影展 2010閉幕片《牽阮的手》吸睛

289
2013-07-05

第三屆「新生一號出口」紀錄片影展,下週四(12/30)將在倉庫藝文空間上映閉幕片《牽阮的手》,映後顏蘭權、莊益增兩位導演亦出席現場,進行長達一小時Q&A座談!

2008年10月誕生的「新生一號出口」影展,顧名思義,近處捷運忠孝新生站一號出口。乍看之下,它旁有光華商場,對面是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可謂占盡地利之便;但實際一窺位址,它彷彿自有其特殊場域氣氛──1樓是彩虹3C資訊賣場、星巴克及Subway潛艇堡,附近盡是金融商辦行號。所以放眼望去,多是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圍繞逗遛在此喝咖啡,談事情,抽煙偷閒;當然,偶爾也可見資訊宅男穿梭其中的零星身影。

如此奇妙氛圍,位於3樓的倉庫藝文空間若長期放映紀錄片,又會是如何光景?

上班族觀眾熟面孔 看紀錄片感受時間

「所以很奇特的是,晚上常有穿西裝、套裝的上班族來看片噢。」策展人林木材笑說。因為獨特地理位置,有些觀眾起初可能只是好奇,方便,就來看了;久而久之「經常看到熟面孔」,觀眾範圍也出乎意料拓展開來。有趣的是,不知是客層品味或宣傳方式所致,「觀眾少則5位,最高紀錄卻曾擠入約130人!」

倉庫藝文空間,近百坪偌大樓層,原是第一銀行儲存文件的舊倉庫,因廢棄許久,本將挪作商業用途。經由一群熱衷藝文人士四處奔走、籌措經費,2008年5月終於成功承租作為藝文活動場所;讓原本儲放具體物品的倉庫,轉型成負載「抽象的知識、創意、社會思想與改變社會的夢想。」首先祭出的招牌主題是自助旅行,由成立已久的V1492旅行與閱讀俱樂部坐鎮;而另一項主題正是影評人林木材所策劃的「新生一號出口」紀錄片影展。

「如果說,這影展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那我覺得就是,時間。」林木材坐在倉庫一角,幽幽地說。若歷史悠久的破舊老銀行倉庫可以賦予新生,那麼年代久遠或沒有映演管道的紀錄片,也可以突破封存膠捲的「時間」限制,長期固定地在如此空間裡放映,擁有一次又一次的呼吸新出口,獲得影像新生命。

而且,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映後討論會,時間膠囊將定期產生化學作用──不只紀錄片可以再次創造出展示、對話新生命;觀眾同時也有機會回顧台灣歷史社會,激盪出另一種永恆剎那。林木材強調:「紀錄片很珍貴的價值就是『討論』。」所以在新生一號出口影展,會異常在乎創作者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溝通,直接對話,甚至討論時間常比影片放映還長。因為「討論」可以累積各式樣的思辨拉扯,「讓我們從舊的、習以為常的事情裡,發掘更多新的角度。」

《牽阮的手》 探求思索新角度

於是今年策展主題,林木材費盡心思,期望探索「不同世代的年輕人是如何看待及參與這個社會?」──開幕片挑選記錄野草莓運動的《廣場》,以及下週四閉幕片《牽阮的手》,都是想透過紀錄片,再推展出多一點點原有的思考侷限。

尤其《牽阮的手》,描述在台灣保守的1950年代,一位就讀台南女中的田孟淑與大她16歲的田朝明醫師相識相戀,女方甚而不顧家人反對阻撓,決心私奔!一路走來,夫妻相互扶持,相知相惜,即使面對白色恐怖迫害兩人依然堅持對民主理念的追求,直到92歲田朝明過世,田孟淑都樂觀陪伴,不離不棄。

表面上來說,《牽阮的手》訴說了一段長達半世紀的忘年之戀,同時也具體而微地記錄了台灣民主運動歷史。但顯然,策展人林木材期望將論述再推向另一層面:「田媽媽年輕時分明是為愛私奔,但到底是為什麼,她會積極投入對社會公義的追求?」當我們重新看待現年已70多歲的田媽媽,享受著前人追求來的民主果實時,是否也可以再思考,我們現下台灣年輕人,與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究竟,是擁有多麼不同的時空命題及精神信仰?

「新生一號出口」影展:
http://www.wretch.cc/blog/newlif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