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於個體內的史詩、感知與動盪:記 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

739
2023-07-03
  • 林忠模

身為丹麥最大影展的 CPH:DOX(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於稍早三月底結束。今年 CPH:DOX 總數超過 200 件的入選作品裡,超過 100 部為世界首映,同時也創下兩個值得一提的紀錄,首先是參與人次從首屆(2003 年)僅有 11,706 人以來,今年達到史上最高的 125,680 人(含戲院觀影及線上平台 PARA:DOX),超越先前 2020 年的 117,720 人,也突顯疫情平緩後人群再度返歸影展的態勢;此外,今年也是影展繼 2021 年後,史上第二次,五大國際性競賽(Dox:Award、New:Vision Award、F:act Award、Nordic:Dox Award、Next:Wave Award)入圍作品多數由女性執導(47% 為一位或多位女性,10% 為男女混合,僅 38% 為男性,而 5% 為未有明確性別者),這也反映出 CPH:DOX 自 2019 年簽署「5050×2020」宣言,重視行業中性別平等議題、力求增加影展中女性專業人士的努力,得到明顯的成果。

為了慶祝適逢 20 週年,此次影展在常態性的競賽與主題單元外,也策畫年度主題「Predicting the Past, Rewriting the Future」,檢視過去與未來在人類此刻身處狀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其中子單元之一「Predicting the Past」,映照出對歷史看法的歧異如何影響現今持續存在不休的爭論,甚而導致相似歷史再度復返;另一子單元「Rewriting the Future」則探討在新科技、能源帶來的劇變下,關於未來的觀點及信念,怎麼影響我們去重新設計當下這個社會。

至於在研討會「CPH:CONFERENCE」中,除了有與八組紀錄片工作者對談其工作經驗及創作思維的「Morning with Filmmakers」;「Film & Democracy」則讓紀錄片工作者與參與打造公民社會的意見領袖、組織人士齊聚一堂,一起腦力激盪,探討電影協助復原並強化民主的可能性;而「Future at Our Fingertips」亦從三個面向(創作的自由、生產的永續性、發行所連結的受眾),思考紀錄片產業現今面臨處境,如近三年疫情和俄烏戰事導致經濟震盪所造成的打擊,以及串流平台帶來新資金同時,也加深內容市場化的傾向與業內原有的不平等,而從業人員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又各自發展出哪些新的想法、策略。像是關於永續性主題的講座之一「Responding to PermacrIsis」,便特別地請來一位身為製片同時也是心理治療師的講者,談她正在進行的「DocuMentality」研究計畫,焦點集中在紀錄片從業者在工作環境裡遭遇各種壓力所造成、卻很少正視或提及的心理耗損。

與伊朗相關的兩個故事

今年看的作品中,我特別想提的,首先是羅馬尼亞導演 Vlad Petri 的《Between Revolutions》(2023),這部同時串起伊朗和羅馬尼亞兩國往事的紀錄片,從兩個女子的書信中鋪展開來。1970 年代晚期的布加勒斯特,從伊朗來此的留學生 Zahra 跟當地學生 Maria 建立起深厚友誼;然而 1979 年伊朗革命爆發,期待迎向嶄新國家的 Zahra 中輟了學業,帶著熱切期盼回到德黑蘭,兩人因而展開長達多年斷斷續續的通信。這些信件構成本片旁白主要內容,配合彼時的檔案影像,在集體群像與兩位女性縝密的私人觀察間,揭開對時代脈動表裡交錯且映照的審視。


(圖/《Between Revolutions》劇照; 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回國和父親一同投身運動的 Zahra,信中道來珍貴的第一手訊息。從身處浪潮下摻雜緊張與希望的激情,親見夥伴被逮捕受傷,乃至原先期待女性權益能在這波革新中獲得提升,最後因何梅尼掌權後宗教保守勢力抬頭、開始壓制女性與言論自由而深感失落。革命最初幾年的通信,Maria 一邊聆聽、支持故友,一邊關注這遠方國度的局勢;但在數年後,她自己所在的羅馬尼亞,各種沉痾弊病也浮上檯面,經濟崩潰讓民眾買不到民生用品,秘密警察的監控讓社會風氣愈加窒息。Maria 的國家同樣也接著迎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伊朗與羅馬尼亞各自相隔十年的變動,在本片中產生巧合的呼應。同樣都是基於改革理想成立的國家,然而一前一後,不論快速轉向宗教治國的新生國度,還是僵化老朽的共產社會,皆讓人看見理想與現實的落差。Zahra 和 Maria 既參與見證變動的時代,同時亦是被浪潮不由自主推動的個體。若檔案影像的集體性代表著大寫的歷史,那麼這兩個女人的親身體驗、她們的對話、以及通信因種種原因(信件審查、逃亡、搬遷)而日益稀疏最終中斷,便是小寫的歷史了。這些小寫的細節穿透檔案,補全事件中更有人性面貌的層次,也暗示影像中浮現不同情緒的各張面容,都擁有不能化約的獨特人生。歷史作為統一性的國家敘事,也由此化作碎片、歧出為無數個人的故事。

另一部與伊朗相關的影片,是 Steffi Niederzoll 執導的《Seven Winters in Tehran》(2023),記錄曾引起國際譁然的賈巴里一案。2007 年,19 歲女性室內設計師蕾伊哈內‧賈巴里(Reyhaneh Jabbari)被一名男性客戶薩爾班迪(Morteza Abdolali Sarbandi)帶至某間公寓洽談生意時,對方竟試圖強暴她。奮力抵抗的賈巴里刺傷對方後逃離現場,卻被指控成預謀殺害薩爾班迪的兇手,在隨後的審判過程裡,她因此在牢裡被拘留漫長的七年,最後仍被處以絞刑死去。

儘管導演首次與此案接觸是處決後的 2016 年,也因此案的敏感性未能親赴伊朗拍攝。然而,藉由拍攝賈巴里親人(他們多數已離開伊朗)對於事件的回憶,重新梳理當初偷渡出來的信件、秘密拍攝的法庭跟獄中影像,Steffi Niederzoll 還原了賈巴里本人的真實性格,她在牢獄中感受到的冤屈,及她目睹其他不同身分、階級卻因相似原因入獄的女性所得到的體悟。這段曲折心路,促使賈巴里始終堅稱自己無罪(即使她只要承認是自己誘惑對方便能活命),因為她抗爭的已不僅是自身遭遇,而是伊朗社會與法律對於女性的普遍不公。

但本片更教人悲傷的,除了賈巴里本人,還包括這樁冤案帶給她身邊親人的心理磨難,特別是始終不懈奔走、想讓女兒獲釋的母親 Sholeh,七年間無時無刻不擔憂女兒忽然被送上絞刑台,如此強烈的折磨實在令人無語。不公正的判決毀滅受害者,更拆散一個原先和樂的家庭。賈巴里和她的家人對抗的父權思維,在伊朗是這麼地盤根錯節,以致薩爾班迪的兒子後來即便有意讓賈巴里活命,也依然糾纏受困在父親名譽的死結裡,無法顧及真相。相對於系統的扭曲不仁,女性身為弱勢者的心緒,於片中被細膩地反覆編織,最終形成情感上難以抵擋的沉重,令人看完後心頭震盪不已。


(圖/《Seven Winters in Tehran》劇照; 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身心連動的感知

而在《Smoke Sauna Sisterhood》(2023),愛沙尼亞導演 Anna Hints 引領我們走進一個充滿神秘性的空間。沒有煙囪、在石頭覆蓋的火爐中燃燒木材加熱,並在石上灑水產生以熱蒸氣的「煙燻桑拿」(Smoke Sauna),屬於愛沙尼亞南部的傳統文化。投身影像創作前擁有民俗研究背景的 Anna Hints 選擇這題材,雖源自其成長經驗,卻別出心裁著眼於女性在這小小的三溫暖室內,因身心洗滌跟隱密環境帶來的安心感,自然而然傾吐出的心中話語。

高溫室內環境對器材、人員的影響,及如何在私密領域內讓對象對拍攝感到放心,是本片製作過程面臨的挑戰。Anna Hints 難能可貴地突破了阻礙,在優美的影像中呈現出一種極為寧靜、放鬆、甚而使人入神的氛圍。狹小空間內的各種取鏡,自然地呈現出不同年齡女性全身、半身、局部的身體樣貌,迷濛煙霧中,時而流動穿插的旁白訴說著放鬆時的她們閒聊的內容,並漸漸導向跟身體感受相關的話題,例如對身材外貌的觀感、過去的性經驗或現在的性生活,又或是成長中遭遇的各種受傷經驗,如情感背叛、身體虐待甚至是被陌生人性侵。平常不會主動訴說的情緒,與沉澱在記憶底層的痛苦,在這霧氣蒸騰的紓壓情境,和女性共處一室帶來的親暱感裡,連同滲出的汗水一起進行了傾瀉與淨化的過程。而當這些女人在經歷蒸汽浴後,裸身走進戶外皚皚白雪的水池,更像走進自然的懷抱,與大地之母合一。

於是觀影之中,伴隨時間流逝,這身處鄉間的傳統桑拿小屋,也彷彿成為一個帶有屬靈意味的空間,洗去一切幽微的屈辱苦痛。原先以為的背景躍為前景,空氣中的粒子好似都有話語訴說,從現實中營造出一種超驗的渠道,打開觀者極為纖細的知覺。女人們不經意的動作如灑水、擦背、拍打身體,也都因此附帶了引領觀者身體甦醒的魔力,正視從身到心的內在之中,那些遺忘許久的傷疤。

提到身體,便無法迴避肉身必然遭遇的病痛與死亡的恐懼,這也是瑞典導演 Mia Engberg 在《Hypermoon》(2023)中所處理的。她原先已準備好啟動下一部片的拍攝,然而意外診斷出的重病迫使她打消原本計畫,入院進行長期治療;但是,身體雖陷於院區之內,也不確定仍有多少歲月可活,Mia Engberg 卻將這段日子的所思所感,轉而展現為詩意又纖細的影像詩篇。

從病房窗外的樹上枝枒說起,導演進行一場思緒及回憶的壯遊;年少時在巴黎與放浪不羈戀人的相遇;嫁給水手、失去過孩子、在和自己現在相同年紀時便因癌症過世的祖母 Aina;以及來自蘇聯的史上首位女太空人 Valentina Tereshkova。這些屬於自身、親人與他人的往事、軼事,在病中此刻忽然想起,並非偶然,Mia Engberg 審視這些痕跡,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迄今為止,完成了哪些?失落哪些?一路走來,是否已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在可能來臨的大限面前激發的提問,使人省思生命的過程,以及在這之中能提煉出的意義。


(圖/《Hypermoon》劇照; 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在《Hypermoon》中,我們首先會察覺到回憶在形塑個人獨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我的、你的、她的,那些不同年代地域的女人們相似困惑的共通之處。其中,遙想 Valentina Tereshkova 生命經驗的安排,更屬本片神來一筆的巧思,導演思及她登上太空的經歷,進一步揣想,當 Valentina 漂浮在宇宙間,遠望家鄉所在的地球,內心湧現出怎樣的情感?而當她最終得以安然返回,再度踏上地球表面的那刻,心頭又是什麼滋味?一來一往,去而復歸,旅途的本質形成完美的圓,圓上表面又同時附著了非得走過這趟,方能得知的智慧。坐困病床、身體虛弱的 Mia Engberg 藉著遙想女太空人的人生,因此穿過了死亡陰影帶來的愁緒,那樣的想像,既是再度啟程的開始,亦是生命力湧現的初始。

讓人意外的是,當導演身體因治療慢慢好轉,先前對抗病魔成功、給過她建議的友人,最後忽然因舊疾復發辭世。生命消逝猝不及防,無常,再度顯示肉身的脆弱;但是,一死一生彼此對映,更加突顯出追問有限人生終極目的的急切性,以及對導演自身而言,製作這部影片、留下思考軌跡的必要。拍片之舉在此,也因而成為刻下永恆軌跡的嘗試,抵抗著死亡之後的虛無。

挖掘歷史隱蔽的焦點

Joseph Paris 的《The Flag》(2023)及王博的《九龍東往事》(An Asian Ghost Story,2023),同樣是從過去少為人知的史料著手,翻寫出新的詮釋。《The Flag》縝密梳理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在法國的發展脈絡,早從 1970 年代便已開始。Joseph Paris 比對過往法國政界和媒體人的公開發言,清晰帶出政治權力與大眾媒體共謀的話語調度,藉由不斷強調「他們」與「我們」的差異,如何持續地在保守的中產大眾心中,埋下恐慌外人入侵、威脅法國正統文化的種子。從在 1970 年代頻繁的工會抗爭中以此分化本地工人和外來移工的團結,1980 年代密特朗左派政府上台後仍舊延續類似說法,乃至一路走過 1990 年代到現今的 21 世紀,法國的上流菁英,一直不斷地重複這套愈發精緻但始終相似的話術,去迴避本身的治理失當。

揭露出這隱性區分,也直指標榜人權精神立國的法國,現實裡偽善的一面。當外來有色移民提供廉價勞力,受限經濟條件多半僅能住在郊區,這種在國民之中區隔你我卻不提包容平等的隱性貶抑說詞,倒過來合理化了族群分居的狀態,成為操控對立的一環,更為壓迫性的舉措帶來貌似言之成理的後盾。以致每當社會動盪一發生,信手可得的替罪羊便轉移大眾關注的重心,掩蓋真正該處理的階級與資源分配問題。《The Flag》站在被汙名的弱勢者立場,言之鑿鑿又證據十足的火力,拆穿法國政界與媒體以文化差異為名、行排外之實的潛藏心態,也對這種塑造國中之國、如洋蔥般有著內圈與外圈的統治,提出嚴厲的批判。

在《九龍東往事》裡,王博則從假髮的生產貿易這一獨特面向,觀察香港在冷戰期間的位置。二戰後的香港出口貿易中,假髮產業曾有一席之地,1960 年代出口總額甚至排名高達第四;有趣的是,作為原料來源的人髮,其實來自中國,在香港製造為成品後,再輸往歐美市場。這條蓬勃的產業鏈,打破一般認定冷戰下兩大陣營國家互不來往的想像,或者更精確地說,儘管政治對立,然而資本主義經濟的流動,卻能滲透邊界,而香港在這之中,便是扮演著中介及過渡的角色。更有趣的是,儘管 1965 年美國財政部為切斷中共外匯來源而頒布禁令,禁止亞裔頭髮〔稍後修訂為「來自共產國度的頭髮」(communist hair)〕的相關製品輸入,重挫了香港假髮產業,但這產業為了求生,也開始把製造基地從香港轉移到其他東亞國家如日本、南韓,在原料來源其實未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變更產地名稱繼續營業,顯示出即使有政治力強力的干預,資本主義依舊有辦法在其盲區潛行。


(圖/《九龍東往事》劇照; 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但在大的背景之外,《九龍東往事》同時也訴說個體在這當中的情況。片中透過旁白講述的個人經驗,除了有惡劣環境下加班超時的女工,還很特別地塑造出一位女鬼。她在病死後,魂魄伴隨死後被剪下的頭髮,一同來到香港被製成假髮,最後還遠渡重洋落腳美國。這個女鬼隱約聯繫的,是眾多個體在這生產體系中被剝削異化的處境,構成帳目上數字與榮景的,盡是真實的血肉與人生。《九龍東往事》將宏大敘事與個體經驗交錯,呈現出其支配的面貌,也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在盛行以前,早先那段其實已有跡象的蹤跡。

前述的紀錄片,超過一半是以女性為主人翁,當中亦有三部為女性導演之作。女性的經驗、感受與詮釋視角,對既定的歷史提供了另類檢視甚至翻寫的可能,其原先邊緣、附屬的位置,更於記錄的進行之中,挑戰書寫權力的配置。關注的對象是誰?由誰來書寫?這兩個連動又同屬一體兩面的基本問題,在此重新被喚起,驅使我們細細思索,被冷落者那些實屬應被照亮的部分。

.封面照片:《Smoke Sauna Sisterhood》劇照;2023 CPH:DOX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林忠模

文字雜工一枚。曾任職 NGO 組織、研究助理、影音平台編輯,並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全國高中職巡迴電影學校」計畫合作撰寫電影教材。文章曾刊於《放映週報》、《紀工報》、《臺灣數位藝術網digiarts》、《藝術家》、《數位荒原》等刊物。近期關注興趣為東歐與拉美地區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