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北影】《正義的現跡》——揚.馬圖申斯基與有影無蹤的真相

714
2022-06-24

本屆(2022)台北電影節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單元中,不乏以政治社會議題為主題的電影,其中,波蘭導演揚.馬圖申斯基(Jan P. Matuszynski)入圍第 78 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的政治驚悚片綿密而沉重,《正義的現跡》( Leave No Traces,2021)改編自真實事件、以同名報導文學為藍本,是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

本片梳理一樁 1980 年代鐵幕波蘭底下的國家暴力事件,以明快的手持鏡頭開場,不到幾分鐘就掉入冷戰時期官僚腐敗的陰鬱色調:在波蘭剛結束戒嚴的 1983 年春天,抗爭運動青年展望未來, Grzegorz Przemyk 和朋友 Jurek Popiel 上街慶祝自高中畢業——這天也是當局視為敏感人物的逝世紀念日——卻被共產黨警察抓走。隨後,警方叫來救護車,宣稱 Grzegorz 是毒癮者,要送往精神療養院治療,家人聞訊趕到醫院接他,他尚有意識,表示自己遭受警察私刑,而且下達「外觀不要留下痕跡」的指令。隔天,家人帶 Grzegorz 再度就醫,卻在當天因胃腸道穿孔過世。

影片自唯一目擊者 Jurek 的角度,到受害者家庭,軍警與司法機關,牽連至國際媒體、群眾輿論與抗爭活動,儘管餘波不斷,卻似乎不足以搖撼些什麼。

早在 2017 年,揚.馬圖申斯基讀到波蘭新聞工作者 Cezary Łazarewicz 於同年獲得波蘭尼刻文學獎(Nike Award)的同名報導文學,便打算面對複雜的威權歷史,製作這部電影。由於波蘭共產時期結束之後,可供檢閱的相關檔案與事件龐雜(就算僅限此案發生的 1983- 1984年間),甚至可溯及死者 Grzegorz 活躍於 1970 年代的詩人暨工會運動者母親 Barbara Sadowska 之個人自傳,他和製作人原本曾討論是否以電視劇方式呈現,最後則打算聚焦這個案子的幾個重要枝節,歷經了四、五版劇本修改,最終以電影形式呈現。雖然原本的警察暴力事件發生在 1980 年代,但揚.馬圖申斯基在許多訪問中挑明立場:「這些事其實一直在發生,這個故事至少還有一位目擊者,但在波蘭或世界各地,時常連一個倖存者、目擊者都沒有留下」。對他來說,至少有 Cezary Łazarewicz 的著作,提供一位見證者去描述這個案例,於是他不能無視這點,畢竟,這類事件可能正在發生——他是個電影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拍一部電影,或許出於恐懼,或許出於希望這些事不再發生,希望能改變什麼,一點也好。


(圖/《正義的現跡》劇照,2022 台北電影節提供)

就像許多轉型正義路線的創作,當呈現發生在四十年前的真實事件時,對立的兩造都還在世,揚.馬圖申斯基也只能提供自己的表現與詮釋,於是,從原著中改寫的「倖存的目擊者」,或許對他而言更具有象徵意義——活下來的人們的責任,被諸多死亡與倖存所推動的,所有活著的人的責任;以及目擊本身的綿延,那也是看到「有人看到了什麼」的責任。於是,不是以有許多資料可作參考資料的詩人母親作為主角,而是另一個更具虛構性的主角,除了不讓真正的目擊者身分和家庭隱私「現跡」之外,也作為追尋真相的視角切入點,或是,那是種「只要追尋任何真相,必然遭遇阻卻」的視角——對揚.馬圖申斯基來說,以電影表現這件事,繼續反映著那個大哉問:真相到底是什麼?真相等於「我們看到了一切」嗎?人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在代表波蘭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時,他在接受 Awardswatch 的訪問後強調這點。比如,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現》(Blow-Up,1966),「放大照片」就是在表現「看到」的操弄性和侷限性。又或是「聽到」的侷限性,他也提到《正義的現跡》跟法蘭西斯.柯波拉導演的《竊聽大陰謀》(The Conversation,1974)同為政治驚悚的連結。

有趣的是,比起以上他自己提到的幾部作品,對於「真相被建構」的形式經營,或是對於影像「看到/聽到」本質的後設思考,《正義的現跡》本身卻是謹慎平穩的室內劇群像。若與時常拍攝政治驚悚片的科斯塔加夫拉斯(代表作如《焦點新聞》[Z,1969])作比較,又非科斯塔加夫拉斯那種「不平凡的平凡英雄」所展現的鮮明立場對抗,令觀眾緊隨主角心路的高潮迭起。《正義的現跡》中後段雖著重 Jurek 和 Grzegorz 兩方家庭的各有無奈,但更以觀察式的鏡頭呈現 Jurek 等人難以施為,甚至疏離到——連 Jurek 和朋友母親可能的曖昧情感,都只以敵方提供的說詞呈現,是汙名?還是「自由派詩人」的生活面向?為維持「真相」的難以觸碰,揚.馬圖申斯基謹慎到不直接賦予這兩人逸出本案之外的層次。


(圖/《正義的現跡》劇照,2022 台北電影節提供)

而《正義的現跡》中,年輕人的死亡和真相無法現蹤要怪誰?私刑的警察,運送救治的醫護人員,官官相護的各級機關,態度微妙的媒體,立場搖擺的家屬,原先就從事政治運動的受害者母親,跟受害者母親傳出緋聞的友人身兼目擊者⋯⋯?「真相」到底是什麼? 2010 年代主要耕耘於紀錄片的揚.馬圖申斯基,以凝實的多線佈署讓《正義的現跡》的悲劇事件更具波蘭政治和社會的全景,但反面來看,從開始就毫無出口的情緒也籠罩全片:唯一目擊者不是被體制逼入絕境,而是令觀眾拉遠來看,並非如《春光乍現》那樣「放大照片」,卻是「縮小比例尺」的宏觀視角——一塊從未撤去的黑幕,始終覆蓋在所有人上面。

.本篇文章,由 2022 台北電影節與《放映週報》合作完成。
封面照片:《正義的現跡》劇照,2022 台北電影節提供
 

甜寒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碩士。第五屆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譯書曾獲吳大猷科普獎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