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leepy Lagoon〉與〈Summer Time〉到克里斯·馬克《美好的五月》裡的3個R與3個J(雷奈、高達、胡許、希維特)兼談電影中的語文、影史記憶「異」與「同」(上)

642
2019-04-01

§異國情調

exotic(異國情調)常讓我意亂情迷。姜文的《邪不壓正》1930年代軍閥割據的背景,日本勢力介入固然跟中國風土民情互為exotic,主角(彭于晏飾演)從美國回來跟特定人士的通關密語「C’est la vie」(這句法語意涵是「這就是生活」),全片頻頻使用英語歌「Sleepy Lagoon」的演奏曲也讓我如痴如醉,難以招架。exotic竟然不止一樁。

縱然採用西洋音樂點染華人或台灣春秋,未必就非驢非馬。楊德昌電影《光陰的故事》〈指望〉與《海灘的一天》用西洋古典音樂甚至交響樂映襯,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的日本古裝搭配法國拉威爾(Maurice Joseph Ravel,姓氏Ravel的正確讀音是「哈外勒」)的名曲〈波麗路〉(Bolero),不都是音畫相得益彰的典範嗎?

§〈Summertime〉與 〈Sleepy Lagoon〉,楊德昌與姜文

〈Sleepy Lagoon〉撩起我的卻是另一番記憶。楊德昌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影史永恆的傑作,英文標題《A Brighter Summer Day》讓很多人覺得恰似幾年後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中文片名所本。楊德昌2000年電影《一一》用鋼琴演奏了美國葛希文(George Gershwin,姓氏又譯「蓋希文」)作曲的〈Summertime〉,2018年姜文的《邪不壓正》則以小喇叭搭配其他樂器一遍又一遍放送Eric Coates與Jack Lawrence詞曲的〈Sleepy Lagoon〉。

1960年故事背景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北「建中」(楊德昌經歷的「建國中學」,一些年後我就讀時只剩高中部)管樂隊的男學生每天黃昏都會吹奏一些名曲,〈Summertime〉也是其一。在我幼年台灣海盜版唱片當令的那些歲月,〈Summertime〉與〈Sleepy Lagoon〉總是收錄在同一張唱片裡,無論是小喇叭演奏曲,或是「五黑寶合唱團」(The Platters)演唱曲。這兩首歌的相聚一堂,成了我永恆的記憶。楊德昌與姜文(或者加上王家衛)的牽扯,譬如2000年坎城影展他們的電影一同較勁,冥冥中,奇妙的巧合。

§長夜漫漫路迢迢與一位領導人物的幼年

先看了中國導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覺得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英文片名《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用在胡波這部電影也很適合,雖然並非全都夜景,但是不打光的質樸拍攝,常常連日景都顯得昏暗。畢贛電影的英文標題直接借用美國戲劇泰斗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的舞台劇名,後來這齣舞台劇搬上銀幕的片名中譯是《長夜漫漫路迢迢》(我覺得這個譯名也不妨移花接木來形容胡波《大象席地而坐》人物的孤寂與苦澀)。有那麼一年,金馬影展有部歐洲電影的片名套用了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的一篇小說標題,意思是「一位領導人物的幼年」,沙特小說的法文原名正是《L’enfance d’un chef》!

§從Alex是男是女?到Electra戀父恨母

法國導演加斯帕·諾艾(Gasper Noé)的兩部電影我在東奔西跑趕著看金馬影展時,都遲到兩三分鐘(或更久?)。不免納悶對白的英文字幕出現Alex這個人名時,為什麼中、英文字幕都用第三人稱的女性單數(「她」、「she」)來指涉?在英文裡,不是很多男孩子都名叫「Alex」嗎?繼續觀賞下去,才知道是名叫Alexandra的女孩名字的簡稱。英文的Alexander與Alexandre是男孩名,Alexandra與Alexandrie是女孩名,把女孩名字暱稱Alex,以前我倒是不知道。這回從《不可逆轉》(Irreversible)學到。

導演加斯帕諾艾的另一部電影《性本愛》(Love),美美的男孩墨菲(Karl Glusman飾演)真槍實彈射精不算情色,反而更像導演在向庫柏力克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裡的火箭爆炸或光彩四射,模仿或致意,這位法國導演深愛《2001年太空漫遊》,好幾部電影中都讓牆上掛著《2001年太空漫遊》的海報,有一回乾脆在對白中勸說女友一定要看這部電影。《性本愛》的女孩名叫Electra,尤金·歐尼爾有齣舞台劇名叫《素娥怨》(Mourning Becomes Electra),Electra是女性名字,語出希臘悲劇有「恨母戀父」的色彩,跟殺父戀母的伊底帕斯相對。

§「100個太陽」與「沒有太陽」,法文讀音相同

法國《電影筆記》雜誌2018年5月號有篇文章用「Cent Soleils」(意思是「100個太陽」)來向電影大師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致敬,其實是藉著法文「Cent」(100)與「Sans」(相當於英文的「without」讀音相同(都讀作「桑」)而呼應到克里斯馬克電影《Sans Soleil》(意思是「沒有太陽」、「沒有陽光」,有人譯成《日月無光》)的法文片名。有一年,英國影評人Jonathan Romney深愛法國電影大師雷奈(Alain Resnais)的舊作(譬如《去年在馬倫巴》、《穆里愛》)與近作《野草》(Les Herbes folles),文章標題赫然是Resnais Renaissance!法國人與英國人都知道雷奈姓氏 Resnais裡的兩個字母「S」都是無聲,而用英文的Renaissance來修飾,言下之意既是喜歡電影《野草》,又顯然不太喜歡雷奈前一部電影《就是不親嘴》(又譯《嚴禁嘴對嘴》)!

法國電影高達(Jean-Luc Godard)乾脆自己動手,由他導演、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主演的《哀傷與我/哀傷於我》(Hélas pour moi),海報設計竟然把高達姓氏凸顯其中蘊涵著英文的神(God)與德巴狄厄姓氏分解出法文的神(Dieu),玩了一場文字遊戲。王派彰說片名意思貼近「我真倒楣」。

§奧黛麗赫本與A Heart for Children

無標題

浪琴表(Longines)的廣告用了超級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彩色照片,海報文案順便向她致意:「A Heart for Children」。字面意思是她擔任聯合國親善大使,穿梭貧困與戰火的第三世界許多國度為援救婦女與兒童奔波勞碌,盡心盡力;A Heart兩個字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正是她英文姓名的縮寫A. H.,children 一詞則呼應她主演過的電影《The Children’s Hour》(「兒童時間」,台灣片名中譯《雙姝怨》)。

§Cecil,法語是「賽希勒」,英語讀作「希叟」

Matt Tyrbauer導演的紀錄片《好萊塢風流祕辛》(Scotty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Hollywood),主角Scotty Bowers年輕時英挺俊美,經營加油站,為好萊塢許多男影星、男導演穿針引線男男戀,有時他還提供自己身體讓那些男藝人享用。為奧黛麗赫本電影《窈窕淑女》設計服裝的英國服裝設計大師希叟畢騰(Cecil Beaton)與喬治庫克(George Cukor)也在其中。「希叟」這個正確譯音是我特定查過英文字典的,不料片中明明是美國人的這位主角Scotty居然把「Cecil」先讀成「賽希」,接著才立刻改口更正為「希叟」。我不免偷笑,「賽希」是把英文人名當法文讀,台灣對於歐美人名譯音常常是把法文誤作英文譯,把英文卻用中文羅馬拼音譯,一路錯底了!

§「紫」金譯意violet,姜「紫」城譯作Zi

婁燁導演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裡官商勾結的商人姜紫城(奏昊飾演)有個紫金企業,且看中文對白怎樣譯成英文?公司行號的「紫金」譯意成「Violet Golden」,人名姜紫城的「紫」譯音為「Zi」。「紫」得不一樣還不只這樁!一般情況,紫色在法文裡以「violet」這個字優先,在英文裡以「Purple」掛帥。英文並非完全不用「violet」 來述說紫色,但是「Violet Golden」總有點法文英文並用;互為exotic(異國情調)的趣味,就像「Café Story」是法文與英文並置,「咖啡物語」是中文與日文互為外來語。

電影學者鄭秉泓說婁燁這部電影的中國南方城市故事背景,其實可以看出是整個中國政治、社會、官商(勾結)的⋯⋯(縮影或批判)。姜紫城的名字更讓我想入非非「紫禁城」或「中南海」什麼的⋯⋯人性善惡、是非功過錯綜複雜,人物關係多線交織,在在讓我想起楊德昌的電影。時間,空間,過去,現在,此地,別處,來來去去跳躍,不太像雷奈與費里尼1960年代意識流電影,反而類似日本推理劇抽絲剝繭查個水落石出。

關於語文,北愛爾蘭導演Mark Cousins的《奧森威爾斯:匠心繪眼》(The Eyes of Orson Wells)中提到「騎士」,有時候用英文的「Knight 」,有時候用法文的「chevalier」。威爾斯父親的旅店「Grand Détour 」就是法文名號,坎城影展的冠軍大獎的「大」(grand),河流或道路迂迴的「彎」(détour): 「大彎」客棧。

§男孩是「傻屌」,也可以是「傻屄」?

我爸是上海人,職業軍官。在我幼年,常有外省官兵說我是「傻屌」,我一知半解,猜想大概是說我傻傻的。多少年後,第一次看楊德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比少女小明(楊靜怡飾演)大幾歲的女孩「神經」(倪淑君飾演)戲稱小明是「傻屄」,我也沒聽出來。往後大約知道「傻屌」是「傻小子」,「傻屄」是「傻丫頭」的意思。

近年看應亮導演的一部電影,男童被父親亂整(折磨?),媽媽事後得知,邊走邊罵:「老子要去教訓他。」妻子找丈夫興師問罪,為什麼不自稱「老娘」、「老媽」呢?我媽媽告訴過我,女性若在別家男童或男人面前自稱「老娘」,會被人家戲稱跟對方的爸爸睡過,口舌上反而吃了虧,女性也只好自稱「老子」(你爸)。2018年11月看胡波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男孩竟然稱另一位男孩「傻屄」,這倒新鮮。不過我也不必大驚小怪,台灣也有過不僅一位待我很好的異性戀男孩子竟然叫我「賤屄」,是因為覺得我sissy?或是認為我愛男孩?

§柏格曼只愛自己的幼年,卻不愛幼童

懂德文的朋友告訴我,德文沒有「R」音,只好借用法文的「R」,讀成「ㄏㄚ」、「ㄏー」、「ㄏㄨ」、「ㄏㄟ」、「ㄏㄡ」、「ㄏㄩ」。近期李崗導演發行的一部德語電影,人名譯音就很精準。

所以,我很不喜歡德國出類抜萃的女導演Margarethe von Trotta被譯成「瑪格麗特·馮·卓塔」,姓氏應該是「馮·特侯塔」。我自己也犯過大錯,把她前夫Volker Schlondorff譯成「沃克·雪藍多夫」,原來德語的「v」通常讀成「f」,Volker應譯成「佛克」,不料我的錯譯多少年來一直被沿用,我罪不可恕。瑪格麗特主演過雪藍多夫與法斯賓達的許多佳作。雪藍多夫在法國大師雷奈電影《去年在馬倫巴》擔任副導演;雪藍多夫1979年導演的《錫鼓》(又譯《拒絕長大的男生》)是史詩巨作。看瑪格麗特2018年導演的紀錄片,法國與德國共同出品的《尋找柏格曼》(Searching for Ingmar Bergman),我真羨慕瑪格麗特與瑞典電影大師柏格曼都能講德語、法語、英語!柏格曼的法語遠比英語流利。

柏格曼的兒子Daniel Bergman也是電影導演,或許除了瑞典語,比較習慣講英語言,用英語接受瑪格麗特訪談。兒子Daniel說到父親柏格曼「愛自己的childhood/enfance/幼年,遠超過愛children/enfants/幼童」,聽得我不寒而慄,滿面羞慚。我自己向來是「迷戀男孩子多於男同性戀;神往女性主義與女同性戀甚於愛慕女性」。

瑪格麗特1981年的劇情長片《德國姊妹》(Die bleierne Zeit )被柏格曼譽為影史最想推薦的11部電影中的一部。另外10部的導演都是「老」「男」,只有瑪格麗特既是女性又最年輕。柏格曼選了費里尼的《大路》、比利懷德的《紅樓金粉》(又譯《日落大道》),還有塔可夫斯基、夏司特洛姆(Victor Sjöström)、卡內(Marcel Carné)、波韋戴貝伊(Bo Wideberg)的電影。法國導演卡內的《天堂的小孩》與《霧港》,費里尼、雷奈、安東尼奧尼都愛,卻被楚浮輕浮貶到谷底,柏格曼顯然不鳥楚浮。倒是瑞典導演韋戴貝伊(瑞典語文讀音不是「韋德堡」!)嚴厲批判過前輩柏格曼不關心世事,不食人間煙火。柏格曼因而反省、調整。

柏格曼的兒子Daniel 說自己一些瑞典同輩傑出導演韋戴貝伊、羅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是站在柏格曼的對立面的。羅伊安德森以《二樓傳來的歌聲》等片享譽,深愛雷奈的《廣島之戀》、狄·西嘉的《單車失竊記》、費里尼的《阿瑪柯德》、布紐爾的《薇麗狄雅娜》,他跟柏格曼也都喜歡塔可夫斯基與黑澤明的電影,但他心目中的影史的10大傑作並沒有柏格曼任何一部電影!

§電影中,看別的電影

《德國姊妹》兩位女主角中學時期,Marianne 拉琴,Jullianne讀法國哲學家沙特的著作《最後關頭》。另一回,看電影,看的是雷奈的紀錄片傑作《夜與霧》。看的是改用德語配音的版本,台灣觀眾一時沒有回神想到《夜與霧》。高達導演的《賴活》讓女主角觀賞丹麥大師德萊葉的法國電影《聖女貞德的受難》;布烈松的《溫柔女子》則讓女主角看了皮耶·克萊芒提主演的電影《童男日記》。

§電影中,讀哪些書

至於讀書,雷奈的《穆里愛》讓男孩貝納的女友Marie-Do讀沙特的《通往自由之路》;高達的《中國女人》讓幾位主角讀《毛(澤東)語錄》;2018年11月金馬影展放映李安1997年導演的美國電影《冰風暴》(The Ice Storm)讓少男在火車(地下鐵?)上閱讀Stan Lee的漫畫書《驚奇四超人》。也就在這期間(2018年11月)傳來美國漫畫大師Stan Lee高齡殞逝的消息。早在1960年代後期、1970年代初期,歐洲兩電影大師費里尼與雷奈先後去紐約拜訪過他!

 休息一下,繼續看

643期【影迷私房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