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一部高達式電影:鄭明河的《遺忘越南》

579
2016-10-28

做為一個純粹因為久仰越南裔美籍導演鄭明河 (Trinh T. Minh-ha)大名,並不曾看過其舊作的觀眾而言,《遺忘越南》(Forgetting Vietnam)提供了一個深具意義的、思考電影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機會。

我想先從電影中一個段落談起。

在關於河內的段落中,電影畫面中出現一段「昇龍水上木偶劇院」的水上木偶戲演出(現今已成為河內觀光重點之一)。偶戲的內容,是越南將軍黎利於還劍湖被巨龜取走象徵政治權力的順天劍的傳說。很有意思且巧合的是,在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 2013年的越南特輯中,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橋段:攝影機以相似角度在相同地點拍攝了相同表演,經過剪輯的畫面除了鏡位稍有不同,剪接處理大抵類似。此兩畫面間驚人的造型相似性,或可視為跨文本影像所提出的尖銳質問:現今還有什麼是可以逃離資本主義商業邏輯的?對此,我們看到鄭明河試圖透過《遺忘越南》這部實驗紀錄片——雖然我更傾向於稱其為論文電影 (essay film)——提供一些可能的答案。

一種論文電影的陽春美學

整體說來,《遺忘越南》可以讓我們回想起電影發展史中的論文電影。其中的重要例子則是法國導演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的《電影史》(Histoire(s) du cinema, 1988-1998)。對於鄭明河的《遺忘越南》來說,像高達的電影一般破碎不連貫的情節、大量引用口語及書寫文本、讓字幕和影像交替成為帶動影片中論述的主要要素,使我們能將這些特色,看作是熟稔電影史及電影理論的鄭明河有意識的美學選擇。但在這部電影中,鄭明河亦標示出自己和高達的分歧,進而對於電影、記憶、歷史做出相當不同的陳述。

對觀眾來說,觀影時肯定會注意到其美學風格給人陽春的感覺。除了畫面大多以切接連結(我們還可以看到切接前攝影機的錄像畫面似乎因為技術原因,會有短暫的靜止),分割畫面有如硬插進來,影像整體也缺少視覺美感。此風格尤其可由電影畫面中的字幕發現:各色字體和影像的美術風格格格不入(如果我們能夠相信每一部電影背後都有美術設計上的思考)。這些字體以陽春的方式向右飛入、向上飛入、變大、繞圈後淡出。彷彿暗示這部電影的剪輯是由一般人的剪輯軟體如「威力導演」、「繪聲繪影」所完成(此類的軟體在沒有付費的情況下,通常可以免費取得試用版、陽春版,而因為其中部分特效的缺乏,更容易做出這種對學生製作都顯得有些陽春的美術效果)。這樣視覺設計,是《遺忘越南》在電影美學上與畫面內字幕,與一直以來都具有高度可辨識的個人風格的高達電影的第一個斷裂。此外,《遺忘越南》使用了許多畫質明顯不足的、以超八釐米攝影機、HD數位攝影機等規格的影像,這種業餘主義(amateurism)的陽春美學,一方面呼應電影試圖在官方及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下,藉由將攝影機對準越南的庶民女性,而捕捉、重新談論那些已經說不出來的東西。同時也暗示一條電影在數位時代中,逃脫政府和資本而回到庶民的可能。


鄭明河導演。

電影記憶之艱難

討論《遺忘越南》同時,不可忽視作為電影標題的「遺忘」和「越南」二詞。電影開始沒多久,畫面中字幕就提出了電影和記憶的問題:究竟攝影機是幫我們記住更多事情,還是使我們遺忘的更快、更多?

關於電影和記憶的討論其實由來已久。透過攝影機的記錄功能,許多過往的事物得以透過影像的形式被紀錄下來。在這裡我要特別指出《遺忘越南》電影中關於順化的片段,當畫面上的字幕一邊述說著1968年的春節攻勢和接連而來的大批傷亡使得順化城外香江一片血紅,幾乎每個順化家庭都有親人在那場戰役中失蹤。畫面先是現今香江水流,接續著城內一處,寺廟,廟裡禮佛的女人。在此段落中,導演無意使用歷史影像來證成「透過可見性來見證歷史」的影像邏輯(這也是高達的《電影史》的邏輯)。如前段所述,導演意在透過多次將攝影機對準越南庶民女性,試圖在專業系譜學家日漸凋零時,找到另一種記憶歷史的可能。或許這也是為何電影中,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多次以畫面放大(zoom in)的鏡頭呈現,彷彿攝影機有股衝動:不只要看,還要再近一點地看!

但如同觀眾可能感到困惑,這些不斷被以畫面放大的方式所凝視著的越南庶民女性,並不透過面容傳達出明顯可辨的意義。這些不可閱讀的臉,使得攝影機試圖貼近、看清的衝動遭遇了挫折,以至於銀幕上人臉畫面放大鏡頭反覆出現。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在當今的越南,要抽絲剝繭回憶起後殖民情境中的各種創傷——不論政治、經濟亦或軍事的——都是多麼不可能。在官方和商業邏輯對於特定方式的再現一者壓抑一者生產的推波助攔下,鄭明河所試圖透過電影所記憶的事物。只能透過畫面和字幕兩者透過辯證的關係所打開的空間,以一種缺席的情況被紀錄下來。記憶的政治性和倫理性,由此可見一二。

在高達的《電影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歐洲之外的世界基本上並不存在於其視野中。對於越南這個記憶與遺忘中的萬春國過往的歷史創傷,鄭明河導演透過《遺忘越南》,一方面站在高達所著名的論文電影中脈絡中,另一方面又在個別的影像美學與內容的策略上予以質疑或是反駁,進而提出了或許可以稱作為越南版本《電影史》的《遺忘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