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你我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章節:達妮艾勒.德婁姆

543
2016-01-28

演員生涯,達妮艾勒.德婁姆(Danièle Delorme,1926-2015)以1956年法國導演于連.居維衛(Julien Duvivier)的《這就是暗殺時代》(Voice le temps des assassins)享譽,可惜你我無緣見識。達妮艾勒.德婁姆原本跟法國男演員達妮艾勒.傑藍(Daniel Gélin)是夫妻,你瞧,他倆名字讀音相同,後來離婚,傑藍的私生女瑪麗亞.雪奈黛後來主演過貝托路奇的名片《巴黎最後探戈》與安東尼奧尼的傑作《過客》。

德婁姆的第二任丈夫是法國導演伊夫.侯拜(Yves Robert)。1961年開始,這對夫妻共同擔任製片,除了侯拜的電影,還涵蓋了高達、賈克.杜瓦用、阿藍.卡瓦列……等一流導演,只是,我翻查許多書刊,電影專家陳奎宏還幫忙上網尋找,都找不到跟高達合作了哪一部電影,有待向孫松榮教授或王派彰大師求助。

德婁姆丈夫侯拜導演的佳作甚多,1961年的《鈕扣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描述山野農家男童門的打仗遊戲,剪下俘虜的鈕扣越多越贏,於是有一方全裸出戰,縱然被俘,敵人也搜刮不到鈕扣!另有一部電影,雨夜,野外,遠遠一輛車亮著兩個車燈駛來,駛近,你我方知原來是兩台並行的機車!1972年的《Le grand blond avec une chaussure noir》讓皮爾.理查(Pierre Richard)扮演一腳穿黃鞋另一腳穿黑鞋被陰謀集團追殺的金髮男人,蜜莉葉.達克(Mireille Darc,當時她是法國超級巨星/銀幕情人亞蘭.德倫的女友)擔任女主角,奇詭的喜趣使得皮爾.理查在台灣爆紅,台灣上映時的譯名是《大驚奇》。

1976年出品,後來在台北第一屆法國電影節放映過的《Un éléphant ça trompe énormément》又有怪招。法文原題一語雙關,trompe一字既是「象鼻」又是「通風器」,也可以是動詞「欺騙」,很難翻譯。邱剛健把它譯成《大蓋仙》。主演過雷奈電影《史塔維斯基》的阿妮.菊柏海(Anny Duperey),這回是位紅衣美女,走過一處通風口,地下一陣風吹掀了她的紅裙,這不稀奇,美國導演比利.懷德早年1957年的《七年之癢》就讓瑪麗蓮.夢露經歷過了,《大蓋仙》卻在紅衣女驚喜過後,退回去再走一遍,讓紅裙又被風掀起,才是令人絕倒的諧仿!

1980年,賈克.德米導演的電影《日子的誕生》(La naissance du jour)邀請達妮艾勒.德婁姆扮演高萊特夫人。我不免想起多少年前,早在1958年女導演阿妮艾絲.娃達(Agnès Varda)的短片《噢,季節!噢,城堡》(Ô saisons, Ô château)由德婁姆「畫外音」旁白,1962年娃達的《克雷歐五點到七點》請德婁姆客串扮演賣花女。娃達是賈克.德米的妻子。原本以為本文到此告一段落,不料……

2016年1月6日《自由時報》的副刊刊出法國作家Raymond Queneau(1903-1976)一篇奇文的中譯,周丹穎的譯筆一流。這篇文章《風格練習》,自由副刊編按說是「從遊戲中探索文學風格,將一段簡單情節透過99種體例不斷改寫」(所以翻譯成中文也是高難度!)刊出的是其中幾則。顏寧儀的插畫遇上「一個故事,多種說法」也是挑戰,但她擅於畫龍點睛。我不但讀出類似雷奈1961年電影《去年在馬倫巴》的趣味,而且葛諾好像把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與費里尼1963年電影《八又二分之一》通吃。更奇詭的是,從A到Z,以每個字母當字首,串成一個章節字句,這更呼應到雷奈1963年電影《穆里愛》裡的人名(Alphonse, Bernard, Claudie……Zom夫人)以及彼得格林納威1985年《1加2的故事:動物園》裡的動物從字首A到Z應有盡有。我不免好奇,雷奈與葛諾,究竟誰影響了誰?「意識流」敘事,雷奈與費里尼可以互相影響,也可能同樣師法文壇的普魯斯特。可是,跟葛諾呢?我只知道雷奈1958年的35mm彩色短片《苯乙烯之歌》(Le chant du styréne)由葛諾擔任評述,葛諾既要撰寫文字文本,又要用自己的聲音演出。

我沒有葛諾的書可以參考,只好從論述雷奈的書下手,不免有些慨歎與不平:台灣或許有人偶然信手捻來,談雷奈、談費里尼、談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別人不察,往後居然被奉為圭臬,其實似是而非。譬如,雷奈(1922年6月3日出生)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是1959年的《廣島之戀》,他已37歲,比起《電影筆記》派的高達29歲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斷了氣》,雷奈顯得比《電影筆記》派的導演們都「大器晚成」。這種說法不但全然不知雷奈1948年的《梵谷》、1955年的《夜與霧》早已面世,甚至忘了筆記派的侯麥更年長卻出道更晚。不知是誰率先宣稱台灣新電影題材都是男孩子們的成長經驗,簡直是睜眼說瞎話,楊德昌1982年《光陰的故事》的〈指望〉與1983年《海灘的一天》不都是女孩子的成長心路歷程嗎?我忽然內疚起來,一般論述常說到雷奈最先的三部劇情長片都跟法國新一代傑出作家合作(《廣島之戀》的瑪格麗特.莒哈絲、《去年在馬倫巴》的阿藍.霍葛里葉、《穆里愛》的讓.蓋侯勒),粗糙處是不大提起之前的短片與紀錄片也不乏文壇高手共事,而我居然也人云亦云,照單全收,就這樣,平白放過也平白錯過葛諾。

翻書參考,大吃不只一驚。有一本研究雷奈電影的書,居然出現達妮艾勒.德婁姆年輕時的照片!原來1941年雷奈去表演藝術學校進修,結識女同學德婁姆,從此成為好友。書中還提到高達對《苯乙烯之歌》的推崇,「因為它證明雷奈洞悉事務的奧秘,它是電影的一大突破,這使得雷奈的下一部電影《廣島之戀》將是影史其中一部最美麗的電影」。讓我不知所措的是我以往沒察覺的,葛諾在《苯乙烯之歌》的旁白常是詩句,押韻與節奏感更是文學上的高難度自我挑戰。

或許我比較幸運,看過取材葛諾小說拍成的電影《Le vol d’Icare》,關於小說主角依尬何的飛行。法文的Icare(依尬何)相當於英文的Icarus(依卡如斯),源於希臘神話。這位名叫Icare的男孩是Daedalus的兒子,想要逃出克里特島。Daedalus用蠟為他製作翅膀,他飛了出去。越飛越高,火熱太陽把辣曬得融化了,害得這男孩跌落海裡淹死了。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19世紀末,一位時髦作家正在寫小說,中途要外出,先把書本模樣的小說鎮好。不料後來書本自動開鎖,趁著作家不在場,小說中的主角(一位全裸的美少男)從書中溜出來,去到大街上。葛諾在文壇以超現實享譽,這部既淒美又奇麗的電影拷貝存放在泰國曼谷的法國文化機構。美少年由皮耶.馬萊扮演(他是《邀請旅程》主角樓杭.馬萊的雙胞胎弟弟)。法文片名的「vol」一語雙關,既是「飛」,又是「偷」。

《中國時報》開卷版的年度十大好書,2014年選了法國作家羅曼.葛雷(Romain Gray,1914-1980)的半自傳小說《我答應》(La promesse de l’aude),2015年選了美國作家道爾頓.楚姆波(Dalton Trumbo,1873-1954)的《強尼上戰場》。可惜《我答應》的譯者黃琪雯雖然認真翻譯,但似乎完全不看電影,未能讓文學與電影「接軌」。《我答應》1969年由美國流亡法國/希臘的導演朱爾斯.達辛(Jules Dassin)拍成法國/美國出品的電影《母子淚》(Promise at Dawn),還被1970年代李道明等人主編兼主筆的《影響》雜誌選為年度十大佳片。幾年後,「台視」頻道播映過《母子淚》,裡面的媽媽由希臘女演員梅蓮娜.麥可麗(Melina Mercouri)扮演,這位名伶在銀幕下是導演達新的太太,後來擔任過希臘文化部長。作家的幼年、少年、成年由三位男演員接棒演出,少年時期的羅曼由法國的迪迭.歐德潘(Didier Haudepin)擔任,多少年後,大約1996年他應邀到台北參加金馬影展,帶著他導演的影片。《母子淚》最讓人驚豔也最叫人椎心刺骨落淚的是,二戰期間,男主角在戰場上定期收到母親從法國託人轉寄的信,是鼓勵也是祝福。戰後返鄉,方知母親早已殞逝,生前預先寫好250封幽默信,託人每週寄出一封給戰場上的兒子。

羅曼.葛雷,一如母親的期待,既是作家又當了外交官。他跟主演過高達電影《斷了氣》的美國女演員珍.西寶(Jean Seberg,1938-1979)結婚,後來還導演過電影。珍.西寶自殺身亡一年後,葛雷也自殺相殉。台灣媒體幾年後引用外電報導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多年對珍.西寶的跟蹤、監控,讓她飽受折磨,生不如死。

感謝黃琪雯告訴你我,羅曼.葛雷用化名Emile Ajar(艾蜜勒.阿雅)寫過小說《雨傘默默》(法文原題是《La vie devant soi》)。電影1977年法國出品,Moshi Mizrahi導演,西蒙.仙諾(Simone Signoret)扮演中老年猶太女人Madame Rosa(本片的英文譯題),收養了一位阿拉伯男童。當年由於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台灣方才有緣上映,譯名是《羅莎夫人》,可惜沒人幫黃琪雯補上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