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異義:關於在路上影展的二三事
我第一次認識「流浪」這個詞,是在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記得那是個無聊的週末午后,老爸老媽出門喝喜酒,讓鄰居的姐姐來照顧還是小學的我和妹妹。看膩了自己的童話書,又不想跟妹妹扮家家酒,我偷偷翻看媽媽的書架,看到了這本我的流浪啟蒙書。在那個電視只有三台、沒網路、沒手機的年代,書裡描繪的那個沙漠曠野、追尋自我的流浪奇女子,比天方夜譚更精彩地打開了我的視野,幻想自己也浪跡天涯、漫步荒漠,在橄欖樹下遇見了我的真愛荷西,流浪遠方...。流浪、漂泊、放逐、追尋,這些公路電影裡亙久的主題,究竟可以衍化發展出怎麼樣的影像風貌?旅行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藉由這次【在路上影展】的策劃,整個影展就宛如走了一趟屬於電影的旅程,從「啟程」、「追尋」、「凝望」、「回首」、到公路電影之王溫德斯(Wim Wenders)的小專題,在電影的旅程中,帶領觀眾找到屬於自己的、旅行的意義。
啟程:和凱魯亞克一同浪跡天涯
回到源頭,六〇年代以《在路上》(On the Road,1957)一書啓發無數旅行者的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他不僅是垮世代文學的代表作者,終其一生也以書寫實踐在路上的生命美學,傳記電影《浪蕩午后》(Big Sur,2013)即以凱魯亞克為主角,影片以他成名後陷入寫作瓶頸為背景,來渡假小屋尋找靈感,卻在旅程中,經歷了更深刻的自我掙扎,全片以文學性的口白與打字機敲擊聲,讓影像流瀉出書寫的詩意與旅行的況味,也為這次「在路上」影展揭開了完美啟航。實驗名導詹姆斯班寧(James Benning)向1969年《逍遙騎士》(Easy Rider)致敬的《逍遙騎士之路》(Easy Rider,2012),則以空靈的影像,實地重返當年丹尼斯霍柏的拍攝場景,今昔對比、遙望回想之餘,也重新印證了當年《逍遙騎士》所掀起的公路電影精神。此外,可說是真正定義了所謂流浪影像的《流浪者之歌》(Time of the Gypsies,1988),也是東歐電影大師庫斯杜利卡的贏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個人代表作,影片藉由一名吉普賽青年與族群的流浪,在魔幻的影像與淒美的音樂中,道盡了流浪者的宿命,此次影展單位特別找到35mm的原版本放映,讓觀眾重溫大師魅力;另一部大師傑作《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1989),則是芬蘭名導郭利斯馬基的早年代表,一群頂著飛機頭、穿著喇叭褲的芬蘭山寨版貓王,為了追尋自己搖滾音樂夢而來到美國,也展開了一場荒謬無稽的爆笑旅程,「阿基師」特有的冷調幽默,幽默之餘,也帶出了對美國文化的想像與批判。
《浪蕩午后》
|
追尋:旅行的真諦
除了大師和經典,多部以「追尋」為主題的當代精選,更進一步探索旅行的真諦。充滿古典情韻的《山與詩的跫音》(The Council of Birds,2014),以二〇年代為背景,透過一對夫妻的尋友之旅,在裊無人跡山林中,林野化為緲緲心靈迷宮,伴隨著馬勒、華格納的音樂,三人也在跫音的迴盪中,陷入自我的迷離幻境,譜成古典迷魅的追尋交響詩;充滿沙灘、椰影、微風徐徐的《八月風》(August Winds,2014),以細膩的影像與聲音,捕捉了小島少女的微妙心事,看似無所事事的夏日,卻盪漾著最純真青澀的初戀情事,導演在片中特別捕捉了島上各種不同的聲音,交織成一曲海洋奏鳴曲,光是用聽的,就充滿無限想像;以駱駝選美大賽為主題的《駱駝的天空》(Nearby Sky,2014),則是藉由一趟駱駝選美之旅,大膽挑戰阿拉伯世界的性別問題,不准參賽的女主人,硬是帶著美駱駝上路,別開生面且深具異國文化趣味;由台灣藝術大學兩位電影教授謝嘉錕、廖金鳳合作的《尋找布洛斯基》(2012),記錄了猶太裔俄國人班傑明布洛斯基(Benjamin Brodsky)的生平,這位上個世紀的華語電影大亨,當年影響華語電影市場至深,如今卻被淹沒遺忘在影史的洪流之中,影片隨著電影學者廖金鳳的腳步,從台灣、香港、日本、到美國,試圖捕捉描繪布洛斯基的身世,不僅是一篇電影史的書寫,更是電影人對自身根源的追尋。
凝望:銀幕上映射的人性與自我追尋
在典型的公路電影之外,這次影展希望將「在路上」的概念再擴大深掘,「凝望」單元特別選映多部探討生命價值與自我認同的精彩作品,將旅程之路化為人性的思索,在自我凝視與心靈探索之間,看見電影中的生命之路。首先,義大利大師帕索里尼拍攝於1967年的經典之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1967),以希臘悲劇為背景,將佛洛依德的詮釋化為既現代又古典的人性荒原,為弒父戀母心理情結賦予了影像實體,三十年後的今天再看,依舊令人讚嘆;德國名導荷索以死刑犯為主題的紀錄片《凝視深淵》(Into the Abyss,2011),看似尋常的犯罪告白,卻帶出了對於生命、人權、死刑存廢等多重議題,也讓死刑犯的最後生命之路,成為更具社會價值與道德爭議的思索之路。日本名導熊切和嘉一鳴驚人的處女作《鬼畜大宴會》(1977),以一群日本學運學生為主角,看似充滿理想的學運行動,在同志們的衝突與理想的崩潰之後,成為山林裡的瘋狂殺戮悲歌,超殺極限血腥殘暴的影像,不僅帶出對社會運動的省思,也成為某種直指人性底層的探索之路。而直接以連續殺人狂為主題的《我殺故我在》(Cruel,2014),反倒以悲憫的角度,將殺戮的行動化為孤獨的反擊,充滿詩意的自述與風格化的影像處理,彷彿卡繆的存在主義遇上了王家衛的華美風格,帶領觀眾走進殺手心底最深刻的悲鳴之路。
《鬼畜大宴會》
|
回首:為往日渲染實驗色彩
旅程有沒有盡頭?藉由「回首」單元中多部別具獨特敘事美學的作品,分別以文化、歷史、社會與現代人的疏離為主題,部部深刻的影像思索,彷彿在旅程之後的再一次書寫回味,重新檢視。例如《關於自殺及其他》(Suicide,2003)以日記式的旅行影像紀錄,思索孤獨與存在的意義;《何處是東方:我的越南筆記》(Which Way Is East: Notebooks from Vietnam,1994)描繪當前越南社會的真實面貌、《風的髮梢》(Wind in Our Hair,2009)以私密影像書寫自我定位等等。其中,東柏林藝術家 Verena Kyselka的《美麗境域》(Territory of Beauties,2012)、《福爾摩沙實驗》(The Formosa Experiment,2014),和榮獲金穗獎最佳實驗短片的《尋找木柵女》(2013),都結合了史料、動畫、紀錄、和肢體等多重元素,展現了豐富的美學風格,也在影像的追尋中,呈現了導演們對自我生命與歷史世代的探討,精彩動人。
《美麗境域》
|
溫德斯:永遠在路上的電影大師
最後,我們當然不能錯過公路電影大師溫德斯的作品,幾乎每部電影都是公路電影的溫德斯,從早期的「道路之王」三部曲、到爬梳探究柏林歷史的《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1987)、《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1993),到後來的《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1999)等紀錄片,其實溫德斯整個創作人生都可說是實踐了「在路上」的公路美學。這次影展特別跳脫溫德斯一貫的公路類型,選映了他以「電影」為主題的代表作,看見這位公路大師的電影美學精髓。早期經典《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1982),藉由一趟電影拍攝之旅,展現了他個人的電影創作哲學,可說是溫德斯迷必看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他與慕尼黑電影學生合作的《光之幻影》(A Trick of the Light,1995)則是以黑白電影的手法,重現電影發明之初的電影拍攝狀態,在這個數位影像氾濫的時代,回歸原點、展望未來,溫德斯也藉由與新一代創作者的合作,呈現對當前電影創作新思考。而紀錄片《溫德斯向前行》(One Who Set Forth: Wim Wenders' Early Years,2007),則近身紀錄溫德斯的生活,並訪問多位長期合作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完整呈現溫德斯的電影人生。
《光之幻影》
|
三毛說:「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也只有對愛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現它的美麗和溫柔。」就像每一次看電影,都隨著電影的公路,將我們帶到銀幕那端的他方,上天下海、穿梭古今、洞見生死,旅行的意義與異議,來自銀幕這方觀者的回映,在召喚與回音中,也讓我們看見屬於自己的靈魂風景,一切的一切,都在路上。
9/18-10/8 光點台北電影院(中山北路二段18號)
票價:全票240/光點會員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