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hood《年少時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於奧斯卡「爆冷」未獲最佳影片的Boyhood,台灣將其名譯為《年少時代》,中國為《少年時代》——如此直譯,不算有錯。但我更贊同其香港名:《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們」,可用來指稱身份認同(identity)趨向一致的某社群,即粵語的「我地」。約兩個月前,香港特首在其施政報告中,針對港大學生刊物的觀點「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提出批評,傳遞出其對香港青年「我地」意識的高度擔憂。
Boyhood的諸位人物,皆努力「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廣義上可視他們同屬一個社群。十二年內他們做了系列人生決定,透過身體、容貌及行為的遞進變化,講出了「這群人」的hoods。拍過「Before三部曲」的編劇/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這次應不會再拍Boyhood的「續集」了。只因影片結束時,「這群人」或早或晚都已「長大」(找到或看到了「出路」),有的先自立再自決,有的先自決後自立。
憑藉十二年的製作時間和故事時間,Boyhood不斷啟發觀眾自我設問三個問題:第一、我是否已自立,即是否擁有獨立人格?第二、我的人生至今,是否由我獨立做出決定?第三、對前兩個問題的回答和判斷,我是否能做到不藉助別人的意志而獨立完成?——在165分鐘的放映時間內,觀眾與屏幕上的「我們」共同生活、感性思考,進入一個由人物、演員、觀眾,乃至編劇/導演共同構成的社群,對「我們」的「出路」提出問題。
由此可見,Boyhood最有價值的地方也許是:借用人類學(Anthropology)的研究方法來寫作、拍攝和演出。劇情片屬性的製作、傳播只是載體和路徑,以知性行動對身份(identity)進行感性拷問,才是目的。
人類學紀錄片(anthropology documentary),有以視覺資料搜集為其任務的,也有偏向敘事寫人的。兩類的共同特征為:拍攝者長期(長達數年、十數年,乃至數十年),與被攝對象同吃同住同勞作,在積極同化的過程中,經長期拍攝,累積出大量接近對象「情境」(context,包括社會語境、歷史脈絡和權力關係等) 的素材,並找到相應的剪輯方案。影片敘述的話語權力,因此被部分地「返還」到被攝對象的手中。雖然Boyhood的shooting day只有30多天,但12年的跨度,每次拍攝前的詳細調研,對演員及人物的重新觀察、發現,編劇/導演與演員在事實上形成了長期共同生活的關係,這些都是非常人類學的觀念和做法。話語權力關係的扭轉,令整個創作組擺脫掉所謂的電影規則,盡情擁抱在劇情片創作中罕見的巨大可能。
表面看,紀錄片與劇情片創作規律、方法涇渭分明。其實不然,只是「未知」與「確信」的比例不同而已。大部分紀錄片沒有劇本,有些內容無法拍到第二次,其最大魅力是沒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紀錄片作者認為:既然生活的想象力遠遠高於我們,那麼當確信自己是無知的時候,便能對現實做到可以做到的有限把握了,即所謂「知己之無知」——此乃紀錄片之「未知」與「確信」的關係。大部分劇情片有劇本,每個鏡頭拍3次以上(演員重複動作3次以上),大部分人在大多部分時段裡知道接下來會如何。劇情片的最大魅力(也是對作者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確信」的世界中,創造出「未知」(驚喜)。劇情片作者認為:屏幕上的人物是活生生的,他們的世界是完整存在的,人物命運的抉擇由他們自己做出,而不是由「我」去替他/她做出,即所謂:“每一部電影(劇情片)都有其自己的生命。”(韋家輝語,出自紀錄片《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此乃劇情片之「未知」與「確信」的關係。
劇情片中原本很「確信」的因素,在Boyhood中被大大「未知化」。比如,劇本不會(無法)一次完成;比如,沒人知道演員在未來12年內將變成什麼樣子(包括氣質);比如,工作合同不可能簽8年以上;比如,有些想在第二、三年重複使用的景,也許會徹底變化……這些都還算不上最關鍵、最難的部分,可能最具顛覆性的是:在超長的製作時間跨度中,編劇/導演、演員等主創,對故事和人物的態度、觀點、立場等,總會隨著時間和自己生活的改變而發生程度不同的改變,乃至主創們很可能對正在拍攝的、即將拍攝的、以及已經拍完的內容,出現顛覆性的「覺悟」。由於大部分劇情片在短時間內製作完成(長則1年,短則1個月),創作者總能站在某個時間點上去講述人物(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其觀點、態度、立場都由那個點發出,基本是統一的。但Boyhood有點類似中國畫,散點式的製作時間也進入了敘事,影響並構成了人物及其命運的一部分,也在放映時內悄悄進入觀眾體內,進而形成同一社群的身份認同。
這樣的創作,令屏幕上的人物可以「找到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同時,由於演員與人物間的巨大張力(紀錄片也有,但很難如此大),導致影片超越了劇情/紀錄的邊界,完成了一次顛覆性的電影化表達。儘管得獎與否有偶然,但Boyhood沒得奧斯卡最佳影片(Best Picture)也不無道理,因該片完全沒有工業示範的價值。
Independent的反義詞是dependent,即「依附」。也就是說:「獨立」實為每個人、每個社群的必需常態,也是創作者及其作品的必需常態。在此,我反思身為一名「獨立電影人」的自我標榜,同時也表達一下對「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之信心,以及為創作自由而爭取並奮鬥的決心!
關於作者
應亮
中國電影導演,策展人,電影教師。代表作為《背鴨子的男孩》、《慰問》、《我還有話要說》等,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客席講師,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發起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