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妳黑色的眼眸──《馬內的繆思:印象女神莫莉索》

423
2013-09-02
巴黎,1869年,每年一度的沙龍(Salon)展出了一件極具巴黎粉嫩品味的《陽台》(Le Balcon),作者是馬內(Edouard Manet, 1832-1883)。這件大幅人物畫,可說是「聲名狼籍」的他以《野餐》(習譯《草地上的午餐》, 1863) 與《奧林匹亞》(1863-65) 遭致有傷風化的醜聞之後,最受注目的一件作品了。畫中那純黑色飽滿而濃厚的背景,突顯出白紗裙的微妙色調,和粉綠色的清麗優雅,僅僅以黑、白、粉綠三種色調表現,雖然仍不免受到譏評,但卻是一件大膽又優雅之作。
 
她的眼眸
 
畫中一雙深遂大眼的沉靜女子,即是馬內的紅粉知己,也是尚未進入畫壇的閨秀畫家莫莉索(Morisot),她個人形象最早出現在公眾的一件畫作。她也是後來參加莫內(Monet)與雷諾瓦(Renoir)、畢沙羅(Pissarro、西斯萊(Sisley)等人的第一次印象派聯展中,唯一的法國女畫家。
 
貝忒.莫莉索(Berthe Morisot, 1841-1895) 出生於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他和二位姐姐伊芙(Yves-Elisabethe)和艾瑪(Edma)繼承了母親繪畫的天份,拜在有社會聲望的抒情風景畫家柯洛(Corot)的門下,臨摹大師之作外,也隨柯洛在戶外寫生。伊芙結婚後,艾瑪與貝忒兩姐妹繼續在羅浮宮美術館中臨摹古畫,兩人還同時積極的參加沙龍的展覽。在兩姐妹二十歲出頭的1863年,震驚畫壇的《沙龍落選展》(Salon des Refusés)中,一件馬內所畫被評為「有傷風化的粗俗之作」《野餐》(Déjeuner sur l’herbe)早已令他聲名大噪了,而兩年後的1865年馬內再度展出於沙龍的《奧林匹亞》(L’Oymoia, 1863-65),則是更淫蕩的醜聞,但馬內也因此成為新一代藝術家對抗官方藝術的象徵性人物。
 
本片開場,便以1865年沙龍展中一件映入莫莉索姐妹眼簾的《奧林匹亞》作為序幕。對於有家教的富家小姐來說,《奧林匹亞》未免是件不甚得體的畫作。茉莉娑姐妹以繪畫作為消遣,像她們的母親一樣,在結婚之前培養才藝,卻並不適宜投身於這些在男人之間衝撞著傳統與牽涉醜聞的創作活動。兩姐妹對《奧林匹亞》的反應,也預告了她們之後命運的選擇──一個放下畫筆、走入家庭;另一個將憑著個性與才華,堅持繪畫的生涯,而這將與馬內有著緊密的關連。
 
電影畫面一開場就出現的這張畫作,映出莫莉索那毫不退縮的眼神,預告了她對畫中裸女「身為這張畫作的真正藝術家」的女性觀點。後來她將會在羅浮宮初識馬內時,親口對他說了出來。
 
馬內
 
莫莉索認識了馬內的畫作,卻並未被他的高傲與醜聞所嚇阻,反而受到馬內的吸引。女性畫家本來是易於受矚目的身分,在柯洛的指導下,繼續臨摹著習作,也是當時謹慎的父母託付給大師的考慮。結果莫莉索卻一步步的接近已婚的馬內,最終成為馬內實質上的學生。莫莉索走入馬內的畫室當模特兒時,也同時走入了馬內的世界。
 
馬內擅長重新詮釋古代經典,製作成當代的題材,他也汲取現代生活的現實樣貌,表現成圖畫,他的一句名言:「我只畫我所見。」,給予印象派畫家們的啟示,遠遠超過巴比松畫派以來的風景畫傳統。
 
影片中不易探討繪畫風格的轉變,但羅浮宮中莫莉索姐妹臨摹名作時,馬內由畫家封丹拉圖爾(Fantin-Latour)介紹認識的一場戲,馬內自負地嘲諷她們的名師柯洛,二姐妹卻未覺受辱地應對,已暗示了莫莉索將逐漸走出美術館的轉機。而馬內邀她做模特兒,走入他的畫室,畫成了《陽台》一作。莫莉索接受馬內的教導,開始熟用深沉的色調,而後才因為戶外寫生的緣故,用色愈見明亮,而用筆也更見活潑,到後來她更接受了印象派關於表現光的技巧了。
 
然而馬內並非印象派,卻又是印象派所不可缺少的精神領袖。他的畫作既帶著濃厚優雅的精英色彩,卻又飽含現代的創意,他對於沙龍積極參展的態度,更讓他與印象派畫家保持距離。他終於能在有生之年獲得沙龍的獎賞,而重新得到群眾的喝彩,在這一件事上,他和莫莉索有了明顯的分歧點。他一直小心的區分自己與年輕印象派畫家們的立場,即使如此,馬內卻堪稱現代繪畫的第一位領袖,而莫莉索欽佩馬內的勇氣與他對藝術的見解,她在沙龍直視醜聞畫作的率直眼神,與在畫室內擔任他模特兒的拘謹不安,又是多麼忐忑?而後,從一個以繪畫為興趣的富家小姐成為以繪畫為職業的女畫家,到成為參加印象派畫展的創始會員,莫莉索一步步地走向現代繪畫的行列,她與馬內的心靈也更加接近。
 
命運
 
但這兩個人的命運早已寫好,並等待各人將角色填入。馬內早已結婚,莫莉索卻已年近三十,在姐姐、父母操心的關頭,展開自己的繪畫生涯,同時,內心又欽慕馬內的才華與堅持。然而姊姊出嫁後,她那「繪畫是一切」的念頭,也不免開始動搖,追求心靈的女子,孤獨的心境,無言而明白。
 
我們從歷史學家的觀點與事件中,去感受這位才氣過人的女性畫家的畫作,卻未必理解他跟馬內之間心靈上的交流,男女欽慕的情愫,想當然耳,也無待她去世後女兒茱莉(Julie)出版的日記與書信集來證明;馬內與她亦師亦友的心靈探索,早已超越一般畫友的情誼,只是曖昧更美。本片的觀點堪稱中庸,並未誇飾,在一個半小時的劇情中,以轉場和細緻的對話轉折心理層次。略知印象派史者都知道,莫莉索最終嫁給了馬內的弟弟尤金(Eugène),這個結局彷彿讓大家都鬆了口氣,也讓莫莉索從此有了一個幸福的歸宿。但電影結尾卻是:莫莉索「決定了」嫁給馬內的弟弟尤金,這個「結局」卻讓大家開始想像,莫莉索從此會有一個真正幸福的歸宿嗎?
 
許多年後,當莫莉索和女兒茱莉畫入雷諾瓦的肖像畫中,從雷諾瓦的幸福筆調回顧這一切,世人也將同意她所做的艱難而睿智的選擇。但是三十三歲的莫莉索,當初是如何做下這個令她難以割捨的決定?
 
莫莉索初見馬內的《奧林匹亞》時年方二十四、認識馬內後,著白裙為他做《陽台》模特兒那年,她已二十七歲,又經歷了獨自遠赴羅里昂(Lorient)濱海探訪婚後的姊姊,時值普法戰起的1869-1870年。兩人的來往一直到畫商登門邀展,而終於參與了印象派聯展的1874年。在這一年,《陽台》之作的六年之後,三十三歲的莫莉索決定嫁給馬內的弟弟尤金,成為馬內家族的一份子。兩人的名分確定了,而心靈知己的關係並未改變,甚至更密切,一直到九年後馬內去世為止。
 
這部長度一百分鐘的畫家傳記片,在劇場般的廳堂與畫室中轉場,和海邊大風景的意象對比中切換,令人不察覺時光穿梭、人事變遷,六年過去了,女子的青春如此逝去,令人惘然。而她,與馬內相見、對語,在畫布之前,在羅浮宮中,在家中的沙龍,在馬內的畫室中,在果決奔赴圍城的巴黎城路上,那一份心事凝結與沉默的眸子卻依然如是,欲言又止,彷彿時空為她的心境、為他的姿態而暫停了。
 
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卡洛琳尚普蒂耶(Caroline Champetier),並未炫耀她的影像魅力,她以女性的視角編織細微心緒的層次,卻以理智的調度、沉著的節奏,將本片的焦點投注在女主角瑪琳德勒泰姆(Marine Delterme)的身上。飾演莫莉索的瑪琳德勒泰姆,她的扮相與眼神確實逼近十九世紀留存至今的黑白照片。畫家執著的氣質與內裏反複的心緒,她演來飽滿,女性的魅力卻收歛得不輕易流露,這是身為女性導演刻意節制使然?感覺上卻一反法國電影偏愛美化女性藝術家或作家的「浪漫傳統」了。而飾演馬內的馬力克齊狄(Malik Zidi)的確迷人,但口白鋒芒盡露的他,詮釋大上莫莉索九歲的馬內,那從自畫像與封丹拉圖爾(Fantin-Latour)所畫的肖像畫比起來,中產階級的世故氣少了些,卻多了點公子哥兒們輕佻味兒。
 
這部輕短,卻濃稠的時間影像,以低沉的調子描繪著一個女子,穿越失重狀態的時間,她的痴心,緣繪畫而生,既純粹卻又矇矓。
 
風景中
 
莫莉索本人的畫作,其實有她直率與熱情的氣質,她在柯洛畫室中臨摹大師的習作時,曾經是著重色相的明度變化,而收斂著色彩的使用。她的畫作曾是那樣的講究層次與溫柔的情調,她的筆觸寬窄粗細,都帶著大師柯洛的韻律,是閨秀畫家中極有氣質的特色。
 
但在接觸馬內後,筆觸變得直率而明快,色彩則從溫和而微妙的調子,轉變為鮮豔而直接的繽紛彩度,看來更加活潑與直率。莫莉索在風景畫的表現,後來遠遠超過馬內那概括與老練的筆觸所呈現的適度與精確的技巧,馬內到底是學院訓練的菁英,而莫莉索個性中的率直而天真,讓她的畫筆更適合表現風景的明朗與活潑。
 
莫莉索持續畫著風景中的人物,她以姐姐母子親密的《搖籃》影像為題的閨秀風格,開始引起人們的注目,這也標示了莫莉索一生的畫作,圍繞著家庭生活,注重母親與孩子之間溫馨的互動。而她的風景畫中率直與爽朗的筆觸,與莫內、西斯萊等人相提並論而毫不遜色。
 
風景,在此是一個譬喻了。戶外寫生(plein-air)曾是女子走出閨閣,隨從大師作畫的一小步。但當她揹著畫具,烈日下、獨自在羅里昂海灘上,逡巡徘徊,終於豎起畫架投入風景縱筆畫布而忘我的時刻,她也走出了這世界給她劃定的邊界。影片中這段在普法戰爭期間的出走時刻,她非為避難而來、而是探看走入婚姻的姐姐,但姐姐反羨慕她仍能手執畫筆。而莫莉索終究要回去有戰事的城市,因為心中的羈絆仍然未曾解開。
 
戶外風景與畫室是二個既矛盾又互補的世界,莫莉索在其中有牽絆與束縛,卻也有著受人注目的特權。身為女性畫家,她未曾缺少過文學家與藝術家的讚美與好評,從馬拉梅(Malarmé)到梵樂希(Paul Valéry),都為她寫下重要的文章與詩篇,比起經歷困頓的莫內、雷諾瓦、西斯萊、畢沙羅和塞尚來,她的生涯平順而優渥,因為她也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圓滿的身份──婚姻。
 
選擇
 
繪畫,之於一個女子,寧是消遣而難為使命?面臨愛情與幸福,社會的期許與歸宿,還有藝術上的挑戰與心靈的知己時,每一個選擇都並不容易,十九世紀的女畫家莫莉索,或許做了一個圓滿的決定。
 
本片是法國第三電視台(France 3)於2012年所製作之電視頻道電影(TV Movie),曾於2012年春末五月參展聖托貝影展(Saint Tropez Film Festival),並於今年二月才在法國第三電視台播放。以一小時半的長度而言,本片並不算長,但聚焦於她面臨人生抉擇時心事的蘊蓄,卻很寯永。莫莉索接近六十年歲月的平穩一生,也並不像莫內、西斯萊和塞尚等畫家那樣充滿著戲劇性。
 
印象派聯展後,從1874年到1886年的十二年間,她除了1879年因懷孕生女而未能參與之外,其餘七次都全數參展,可說是支持畢沙羅召集八次印象派聯展最忠實的伙伴。他的畫風也是在溫馨的生活氣息與率真的自然風貌之間規律地擺盪,在平淡天真中見出她的率直,與印象畫派中最珍貴的即興筆調。
 
一日,馬內自戰場平安歸來,走進她的畫室,在她的畫作上塗改,令人想起她在羅浮宮臨摹,初見面的他對她說:「要篤定地從暗處往亮處一直畫下去,不要猶豫!」但她哪裡不想呢?眼前這個帥氣而自在的男人,自信又敏感的才子,她心裡想,「不要猶豫?」他哪裡會知道自己何嘗不想?口中一邊說:「塗過的畫布,恐怕得要簽上您的名字呢」。無言的畫筆,黑裡還要有黑色的深濃色彩,也許還有一點兒紫羅蘭色的調子,只在畫布上短暫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