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影子裡的「臉」──蔡明亮的《施洗者約翰》
「電影/繪畫」筆記(CINE / PEINT)系列(三)
記得蔡明亮那一隊人,在羅浮宮中,攝影機拖著線路如細長的內視鏡,鑽進這座宮殿的血管與臟腑,而鏡頭就是不讓我們辨識羅浮宮的「臉」。
他讓小康捧著紅燒獅子頭穿梭地底通道、卡絲塔(Laetitia Casta)拖著鳳凰尾翅般的龐大戲服,在窄梯中上下,芬妮亞當(Fanny Ardant)抱著巨角的野鹿標本,來回宮殿的地底迷宮中,諾曼(Norman Atun)則躺在床墊上,漂浮在毫無辨識特徵的巨大地下水道中,誰又能從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和芬妮亞當、娜塔莉貝(Nathalie Baye)三人交換著等待果陀式台詞的長桌一端,認出這是拿破崙三世廳(Salon Napoleon III)?而安端(Antoine),卻任性地消失、藏匿,最後在一個寧靜無人的時刻,從大畫廊(Grande Galerie)中達文西的《施洗者約翰》(Saint Jean Baptiste)畫前牆角,「碰」的一聲,鑿出一個洞,從洞裡鑽出來!
這才叫人認出此處是羅浮宮,蔡明亮任性地偏不拍這座每年8,000萬參觀人次的世界第一美術館中任何一條畫廊、一個沙龍,甚至一面牆。此時卻鏡頭靜止地,讓謎樣的《施洗者約翰》和猥瑣的希律王,反諷地動靜交錯。
這張《施洗者約翰》在眾多名畫之中,說來並不顯眼,蔡明亮選中他,實在慧眼獨具。它比起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知名度實在天差地遠,談起《蒙娜麗莎》那聞名於世的微笑,是那麼獨特,但這一張《施洗者約翰》的微笑,卻更為曖昧。
達文西在1516年從羅馬到法國投靠法蘭斯瓦一世(Francois I),隨身帶了三張木板畫:《蒙娜麗莎》(1503-06)、《聖安娜、聖母與耶穌》(約1510),和調子近於單色而似乎並未完成的《施洗者約翰》(1513-1516),而此畫所運用的暈塗法(sfumato),甚至比《蒙娜麗莎》還要徹底。那這張作於羅馬時期的肖像畫可說是大師最後一件作品了(註1)。
▲《施洗者約翰》(Saint Jean Baptiste, 1513-1516),油畫,木板,69x57cm,羅浮宮
在曠野中牧羊的約翰,圖像特徵是穿著毛皮,手持一根結成十字架的木杖(或單純一支木杖),右手指天,作為神聖身份的象徵。大師在羅浮宮中的畫作中,這張描繪極簡的人物畫,全以氛圍取勝。
《蒙娜麗莎》曖昧的微笑已經令人費猜疑,而這個從黑暗中浮現的《施洗者》,他神聖的角色與矛盾的奇異氣質,從大片陰影中,呈現裸露而神秘的身姿,他「男人女相」般的面容已然令人驚異,而嘴角牽動著曖昧的陰影,更是啟人疑竇。
它才是達文西最神秘的一張畫。
約翰,也是「臉」中一個虛擬與實像的主角。
安端的頭從牆跟鑽出來時,鏡頭是靜止的,高跟鞋的聲響先傳入畫面,芬妮自右至左匆匆跑過畫廊,沒注意「約翰」也沒低頭看見又藏入洞裡的安端──希律王。
安端爬出洞,穿著西律王的戲服,他靜止了一下,走出左邊畫面,又跑回來,把洞口蓋上。他蹲著,鏡頭始終靜止。安端站起來。孤獨的站著,若有所思,走出畫面。我們的雙眼,重新回到面前的牆上,沉默的「約翰」。
【註1】這三張畫一直留在達文西身邊,直到畫家過世才由國王法蘭斯瓦一世自繼承達文西遺產的學徒處購藏,而進入皇家的收藏。
(作者鄭治桂為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亦為資深藝術評論、導覽撰稿人,本身並從事繪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