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電影院與運動場

380
2013-07-05

每個大專院校都有運動場,除了作為比賽場地外,平時師生可以在操場慢跑、快走或伸展。男學生下課後三五成群會到為數不少的籃球場鬥牛或是投投球。女學生近年來打排球的風氣正興,通常以班或系為隊,上課前、下課後約好時間在排球場集合練習。戶外運動場還有網球場、溜冰場、射箭場,甚至攀岩練習場。室內則會有(溫水)游泳池、羽球場、桌球場、健身房等不一而足。



與中小學不同,大專院校內不少學生上課時間之外,若非住校就是住在校園附近,學校是他們上課外生活的主要活動空間之一。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的身體健康不能忽視,上課與研究之餘的運動休閒更有助於其學業表現。在校內建置完備的運動場,其必要性毋庸置疑。



只是,如果身體健康需要這麼多運動場地來維持,那「心」的健康呢?除了圖書館外,多少大專院校在校內有美術館?音樂廳?小劇場?或是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電影院?



下了課,學生呼朋引伴說:「走,打球去!」或是「走!游泳去!」都是可以脫口而出的行動邀請,絲毫不必煩惱要去哪裡打球或游泳。這些運動的場地都是校園的一部份,是大學生活的一部份。球場或游泳池因故要關閉一星期,那是天大地大的事,除非萬不得已,學校行政單位不敢隨便為之,只怕招來學生憤怒的抗議。



健全人格來自「身心」都健康。更何況「心」的健康涉及「心靈」,攸關一個人對於自我生命的認識、生活中幸福快樂的感受以及人際關係的情感。「心」也涉及「心智」,就是人文素質的涵養,也包括任何國家的教育都想方設法要培養的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



國內對於運動的重視加上健保制度,國人身體健康可以說受到相當好的照顧。但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卻嚴重忽視校內師生「心」的健康。看到台灣社會亂象叢生、無能官員林立、國家競爭力在全球持續下滑,相信不少國人都不免搖頭感嘆台灣病了。台灣確實病了,其中相當致命的急症之一,就是高等教育對於「心」的健康完全不當一回事。



邀請一位諾貝爾得主到校內演講,一所大學大約要花費一百萬。邀請同樣被提名只是差一點得獎的優秀國際學者也許只要十來萬。國內大學往往為了在記錄上多列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訪,花費百萬毫不手軟。但是要學校把這一百萬用在師生可以有場地去看畫、聽音樂、看電影,身心都健康,那就是奢侈浪費,門都沒有。



以我所熟悉的校園電影院經營來說,每年一百萬的經費就足夠讓一所大學有個像運動場一樣全年無休的電影放映廳,每週放映國片與來自世界各國電影,一年至少可以放映400場次。我相信只要「走,看電影去!」這句話,也能夠在大專校園內成為課後可以隨時脫口而出的邀請行動,對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將大有益處。



要在大專院校推動電影文化,我過去都是找行政院新聞局,現在則是找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看來我還得找機會去拜訪衛生署的國民健康局。



▲中央大學107電影院、清大夜貓子電影院是國內少見有固定映演節目的校園戲院




(本文作者林文淇為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