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筆記》哪裡去了?

378
2013-07-05

美國現代詩人伊莉莎白.碧夏(Elizabeth Bishop)有一首發人深省的詩〈一種藝術〉(”One Art”)。詩人在痛失去她親愛的人後,以反諷的口吻輕描淡寫地一再陳述「失去」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一種藝術,東西丟多了或是離開的人多了,我們就習慣了,不必哭父哭母,好像天塌下來似的。



碧夏的詩是這樣寫的(我的翻譯):



失去的藝術要掌握並不難


有什麼東西註定地久天長?


所以一旦失去不是大災難



每日一失沒什麼,不見了鑰匙


蹉跎了時光,慌亂一下很正常


失去的藝術要掌握並不難



何不練習失去更多,更頻繁︰


名字,處所,以及你原想


旅行的地方,失去不是大災難



我丟過母親的遺錶。還有,失去


前棟和再前棟我心愛的房子


失去的藝術要掌握並不難



我失去過兩個可愛的城市,何止


我曾有的領地,兩條河,一大洲


我都念念不忘,但那並非大災難



-即便是失去你(笑談的你,我愛


的模樣)我不該騙人,你看


失去的藝術要掌握怎麼會難?


它不過看似(注意!)看似大災難





所有愛詩的讀者,所有曾經因為失去親人或所愛之物痛不欲生的讀者,都會在碧夏的詩裡體會「失去」往往真的不是「看似」大災難,而是錐心刺骨的大災難。然而,碧夏的詩卻也指出在台灣一個不幸的現實:很多人,尤其政府機關真的把「失去」看做一件沒什麼要緊的事。



月前行政院將改組後不在的文建會、新聞局等單位的關防當作廢銅,招標銷毀販賣,讓原本可以喚回無限歷史記憶的信物就此消失。此舉引發一位教師投書報紙:「有時想想若歷代朝廷的執政者,對文物的保管都不重視,隨意將各朝代文物璽印賤賣銷熔丟棄,今天我們也看不到如此精美寶物,更不能以這些精美的中華文物為傲!」



新聞局的關防其實關聯著台灣電影在這個島上發展的歷史血脈,代表過去政府對於電影的種種檢查、補助、規劃、管理等作為。遺憾的是,這則新聞見報時,新聞局的關防早已銷毀。連要揪團到行政院去抗議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台灣電影筆記》2008年時改版前首頁



而文建會過去也負責部份電影文化業務,最佳的電影政績之一就是在2000年起委託電影資料館建立了《台灣電影筆記》網站。這個網站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影評與專題文章,在學術資料庫還不是十分發達的年代,在網路上提供了類似電影刊物的功能。網站在2009年起改版,委由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經營。由於風格轉向偏重最新資訊提供,評論文章也不再完全由資深影評人主筆,因此失去網站部份原有的魅力。不過網站也在這次改版中資料庫化,檢索資料也更便利。



▲《台灣電影筆記》2009後委由台藝大電影系經營的新頁面樣貌



然而,《台灣電影筆記》今年就不見了!原來的網址:http://movie.cca.gov.tw /連結已經轉到《台灣電影網》。我去年曾在知道文建會將於去年底關閉網站時,設法希望能夠說服文建會業務承辦單位至少讓舊有的資料維持上線,甚至提出由《放映週報》義務支援《台灣電影筆記》資料庫的自找麻煩建議,但是該單位還是以網站內的文章文建會雖然支付酬勞,但是並未擁有版權,所以除了出現在原網站外,沒有權利移轉為由,加以拒絕。這個說法顯示的網路運作知識不足情有可原,但是,寧可就這樣讓一個陪伴台灣重度影迷十多年的網站就此消失而不覺得痛,那真的就是台灣電影與文化的大災難了。



如今,文建會改制為文化部,網站的資料可能只是在一台PC伺服器的硬碟裡的資料,也許三轉四轉,《台灣電影筆記》的資料就隨著電腦報廢而消失。我已經打過電話到文化部相關單位去尋找了,還沒有找到。在此發出協尋通知,請眾讀者幫忙一起來找!



《台灣電影筆記》無形無體,但是具有極重的文化份量與電影深度。目前最有可能遺失的地點是:文化部某處室的某台電腦硬碟中。找尋方式建議:逢人就問「我們的《台灣電影筆記》不見了,你有看到嗎?」或是打電話向文化部詢問。




(本文作者林文淇為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