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之光:簡評莫杭的經典研究《大明星:慾望、迷戀與現代神話》

365
2013-07-05

比較半個世紀前法國社會學家莫杭(Edgar Morin)的著作《大明星》(Les Stars, 1957年初版,1972年刊印第三版),以及由群學甫出版的譯作之封面設計,前者在老牌出版社界限(Seuil)的構思中,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面對鏡子映射出三屏幕的影像,教人無法辨識出哪一個是真人與虛像;後者則延續女性形象,並不以某影星為主,只將肖像簡化為線條,俐落簡單。一西一中的版本,無獨有偶地都透過高度鮮明且透亮的色塊(橘色與亮粉紅),勾勒出所述主體的特質:明星,璀璨奪目的亮光,不可趨近卻又誘發無限想像。



相隔五十五年後在台灣譯介這本在明星研究(star studies)裡扮演拓荒者角色的論著,不管就國外典範思潮的轉譯、歐美電影理論與美學的引介,乃至當代華語電影研究的推進等方面,意義均顯非凡。



首先,電影評論與學術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一個嶄新紀元。「義大利新寫實」電影、巴贊(Andre Bazin)影評以及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崛起,帶起了有關現實與紀錄、作者與藝術等複雜向度的論辯。另一方面,以索爾邦大學為研究基地的「影片學」(Filmologie)亦同時興起,多位人文社會學科的教授聚焦於感知精神-心理學、結合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觀眾研究,以及電影美學語彙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1950-60年代的巴特(Roland Barthes)有關電影表意作用及莫杭針對電影觀眾的論文,即曾發表於《影片學國際期刊》(Revue internationale de filmologie)上。這兩組發生在1950年代的重要電影事件,與其說是差異,不如說是促成戰後電影研究邁向嚴肅化、學術化及思想化的觸媒之一。撇開別的不談,兩肇對演員或明星的關注甚至迷念--從好萊塢明星玉照佈滿《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封面、高達(Jean-Luc Godard)等同儕導演對類型片演員的狂熱,到巴特於1954-56年期間在左派雜誌《新文學》(Les Lettres nouvelles)對嘉寶(Greta Garbo)與赫本(Audrey Hepburn)臉面的考察--都可被視為是「作者政治」(Politique des auteurs)以外的另一種電影書寫策略或路徑之展現。由此語境下來看待莫杭的《大明星》,尤其顯得關鍵。如同巴特的《神話學》(Mythologies, 1957),莫氏有意圖地凸顯使群眾蜂擁、著迷甚至瘋狂的明星(普遍被認為是狗仔新聞不登大雅之堂的議題),具有探究社會學、心理學、產業經濟邏輯等深度結構與潛伏症狀的重要介面。



《大明星》的切入角度與分析方略,深具時代意義。就方法學而言,莫杭的思想啟蒙可上溯至歷史前衛主義的艾普斯坦(Jean Epstein)與巴拉茲(Bela Balazs)對神祕臉面與幽微影像調性之書寫軌跡。但相較於泛靈論的筆觸,法國社會學家更在意超乎演員與角色身分的明星,其私生活與形象如何透過動態且多變的現象廣泛地影響觀眾的想像、投射及認同。《大明星》主要以兩大結構,「明星時代」(Le temps des stars:共分六章節)與「時代明星」(Les stars du temps:共分兩章節),再佐以個案研究﹝狄恩(James Dean)、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嘉娜(Ava Gardner)等﹞,鉅細靡遺地闡釋命題。書的前半部「明星時代」,從〈群星的創世紀與蛻變〉、〈天王與女神〉、〈明星崇拜儀式〉、〈明星商品〉、〈明星與演員〉到〈明星與我們〉,莫杭爬梳古典好萊塢夢工廠如何構造明星體系的輝煌系譜(1910-1960)。多虧明星體制,演員從凡人幻化為眾星拱月的萬神,其形象因男性或女性、類型電影或角色人物乃至時代語境而有所不同。古典體制的明星可以是妖姬、情人、清純聖女,也可以是英雄、壞男孩甚至反抗者,形象魅力無窮、光芒四射。如同莫杭所言:「庫存明星的好萊塢替電影底片的價值做認證。黃金與明星是兩股傳奇力量,散發令人目眩神馳的吸引力,捕捉所有人類的野心」。而戰後古典好萊塢的沒落,帶來的不只是明星光環的殞落,還有歐洲「新浪潮」重新置換了電影明星的嶄新形象,世俗化取代了神秘化、悲劇化替代了神格化,平凡化更換了崇高化的演繹。



即便如此,明星形象仍然教人嚮往,媒體、群眾或影迷是亙古不變的追隨者。《大明星》從八卦新聞、明星俱樂部、獻祭行為到青少年次文化,描繪痴狂份子對銀幕內外的明星情慾、性靈之種種崇拜及模仿未曾減落的現象,並在書的後半部「時代明星」闡釋明星的死亡與不朽的可能原因。其中,莫杭有關心理投射、認同、拜物乃至演員-明星-分身(double)的書寫,深具獨創性,一方面這無疑承接了其首本電影論著《電影或想像之人》(Le Cinema ou l’Homme imaginaire, 1956:2012年出版簡體字中譯本)有關電影是營造想像世界與神奇氣氛的機器之命題。此種思索動態影像的存在與缺席,如同巴贊的評論一樣,處處流露著戰後沙特(Jean-Paul Satre)式哲學思想的痕跡。另一方面,莫氏的剖析方式更啟發爾後梅茲(Christian Metz)的《想像能指》(Le Signifiant imaginaire, 1975)對觀眾情感乃至主體性認同之思辨。



論及明星研究,莫杭的《大明星》影響甚鉅,英國學者戴爾(Richard Dyer)的《明星》(Stars, 1979:2010年出版簡體字中譯本)即屬一例(首版封面更透過夢露的「嘴唇」構成設計的視覺重點)。戴爾在莫杭將明星作為生產、消費現象及文化現象的研究基礎上,透過結合社會學與符號學細緻地分析明星作為社會現象(生產消費、意識形態)、形象(愛情、社會典型、特定形象)以及建構為符號(人物、表演、作者身份)的深層涵義。顯然,相較於莫杭,學術訓練養成於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戴爾更強調種族、性傾向、文化、宗教及少數族裔與多數族裔的政治議題,此舉既是將明星的系譜往後-古典體制發展,也透過結構性的方法與概念擴延了明星研究的視野。



自此之後,明星研究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書寫題旨與方法論從社會學、精神分析學、後殖民研究、性別研究、酷兒研究到形體分析等面向,不一而足,異常豐富。至於華語電影的明星研究,近幾年來也開始出現質量精彩的著作,超脫往昔《劇場》雜誌、《雄獅美術》月刊(尤指1978-79年期間)、《影響》雜誌、但漢章乃至李幼新等人的評論方略,邁向更具方法論與認識論的分析架構。其中,《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Chinese Film Stars, 2010:2011年出版簡體字中譯本)裡中外學者對黃柳霜、阮玲玉、黎莉莉、梅蘭芳、趙丹、張瑞芳、仲星火、凌波、林青霞、李康生、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張國榮及李連杰的論述,可讀性與分析性兼具,值得一提。



期盼《大明星》譯作的問世,能起著結合中外相關領域重要參考著述的作用,進一步催化明星研究之能量與深度。



(作者孫松榮為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