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童年軼事紀念胡金銓導演80冥誕

358
2013-07-05

(編按:本文題目原誤植為90冥誕,現已改正並特此致歉。感謝國家電影資料館指正。)



胡金銓是台灣電影史上第一位踏上國際影壇的導演。他的電影之路開始得偶然,成就卻十分驚人。



胡金銓生於1932年4月29日。1949年他高中畢業後,在動亂中隻身到香港。因為身份問題無法進入大學,他就在香港從事出版校對跟廣告美術等工作。後來意外進入電影公司擔任演員。「美國之音」在香港設立時,他與後來成立嘉禾電影公司的鄒文懷一起加入,一邊演戲,一邊擔任該廣播公司節目監製。



胡金銓原本有機會被派到美國首都華府接一份待遇優渥的工作,但因他的演技受到邵氏公司老闆邵逸夫的賞識,跟他簽了演員兼導演的合約,把他留在香港。這才讓港台能夠有這一位才華洋溢的導演,為兩地的電影史留下《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空山靈雨》、《山中傳奇》等十餘部作品。



胡金銓1967年在台灣拍攝《龍門客棧》,上映後轟動港台與東南亞,這部上官靈鳳、石雋、苗天與白鷹主演的武俠片,在當年與張徹的《獨臂刀》可說是聯手興起華語電影近十年的武俠熱。他拍攝多年的《俠女》由石雋、徐楓與白鷹主演,在1975年獲得坎城影展的「綜合技術大獎」,是華語電影第一個國際重要影展的獎項。李安的《臥虎藏龍》裡周潤發與章子怡的竹林對手戲,便是一段向《俠女》膾炙人口的竹林大戰致敬的片段。


胡金銓導演(左)與李翰祥導演(右)

曾在2003年以《不散》這部電影感嘆《龍門客棧》與中和的「福和大戲院」,這些老電影與老戲院不受現今社會重視的蔡明亮,在近十年後的今日應該感傷會更深吧。因為今年正好是胡金銓的80歲冥誕。這位1997年病逝於台北,享年六十五歲的「老導演」,在不甚重視電影歷史的台灣,只怕更沒有多少年輕人知道胡金銓是哪位。



我前些年研究胡金銓電影,寫了一篇關於《大醉俠》與《龍門客棧》的論文。不過直到今年,因為參與國家電影資料館將在六月為胡金銓導演舉辦的手稿展特刊撰文,我才重新記起兩件與胡金銓有關的童年軼事。兩件都無關武俠片,反而是與胡金銓的黃梅調時期相關連。一件是我母親曾提起,196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造成極大轟動。她每日在收音機上聽到片中動聽的黃梅調播送,雖然腹中懷著九個月大的我,還是不顧家人反對,趕在生產前帶著我二歲不到的姊姊,大腹便便地在台中上戲院去看這部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影片資料雖然寫著是李翰祥導演,胡金銓副導演,但是在胡金銓接受山田宏一與宇田川幸洋的訪問時曾說明,這部邵氏為了搶在對手電懋影業之前推出的同名影片,有一半的戲份是他所完成。當時李翰祥請他協助,胡金銓勉強答應,當時所有的準備工作只有一張紙。為了趕時間,李翰祥原來把不完整的劇本撕成兩半,要胡金銓拍其中一半。胡金銓看劇本根本還沒到位,遂建議李翰祥拍「有戲」的部分,他則負責「場與場的接口」,也就是上山、下山、學校與路上的場面,讓李翰祥可以連接起來。就胡金銓所述,可以看得出來,他在起用新人凌波,以及與作曲家周藍萍改編傳統黃梅調的音樂旋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如今想來,也許胡金銓這部沒有正式掛名導演的經典影片,早在我出生前就透過胎教,在我體內埋下電影的種子。三十年後我從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回到中央大學英文系任教,這個電影種子快速萌芽,我不久便快樂地從小說研究轉向電影研究,至今越陷越深。




《江山美人》(1959,李翰祥)中〈遊龍戲鳳〉段落的劇照

另一件胡金銓導演進入我生活的軼事,嚴格說來發生時間我已經不是兒童。那是我在台中縣東勢國中一年級時,全校一年級各班都必須為某個校慶之類的場合做一個公開表演。我依稀記得我們幾位同學想了一個很KUSO的戲碼,結合1959年的《江山美人》裡〈遊龍戲鳳〉的表演段落與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美人林黛的角色由我們班上一位女裝扮相甚為俊美的男同學反串。我很可能就是扮演片中胡金銓所飾演的大牛,也有可能是皇帝,如今記憶已經模糊。但是印象極為深刻的是大牛那一段對微服出遊的皇帝所說的口白,那是由胡金銓本人唸出:「我,一見你就討厭,再見你更傷心。你要帶她走,我就跟你把命拼!」然後唱出:「別以為梅龍鎮上…好欺人!」為了準備演出,我們在幾位同學的家裡找唱片和排練。那是我在升學主義下的國中生活,最多采多姿的一段日子。之後,隨著年級增加,我的成績越來越差。三年級的百名榜,我總是落在百名之外。所幸考運極佳,竟然打破所有老師與同學眼鏡,考上台中一中。



電影與記憶的奇妙交織,讓我對胡金銓這位我十分景仰的導演,除了學術研究的連結外,還有一份跨越近五十年的親切。在胡金銓八十冥壽這一年,但願有更多人都來記得胡金銓。



圖片來源:


1、胡金銓與李翰祥合照:感謝國家電影資料館授權使用。


2、《江山美人》劇照:引用自《罔易博客》:〈胡金銓的演員時代〉


http://likedfm.blog.163.com/blog/static/120531000200952363440992/



(本文作者林文淇為國立中央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