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里程碑的時代:黃仁談《新台灣電影》

410
2013-06-02

《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由資深台灣電影學者黃仁先生編輯,收錄了九篇兩岸作者的文章,試論「新台灣」電影,以及「新台灣電影」導演與代表作的介紹。2008年《海角七號》後,出現不同以往的國片製作與觀影現象,也開啓了一波新的國片的討論,從電影文本、製作、產業、觀眾研究,到本土文化,無一不包。2012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於其所主辦的「世界閩南文化節」舉行「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各地學者、地方、公會代表到台南交流。活動期間並舉辦「閩南影展」播映中、港、星,臺等國出品的閩南語電影,進行閩南語電影、美學、市場等論壇,期待將閩南語電影置放在更大的框架下來進行討論。黃仁先生也應邀參與論壇,並感到整理、詮釋《海角七號》後電影現象的迫切。在這樣的狀況下,促成了本書的出版。

本書將近年的台灣電影發展,放在台灣電影史、台語電影史的歷史脈絡裡討論。「新台灣電影」的提出,一方面鼓勵研究者嘗試不同的史觀,再檢視台灣電影史,並再思考台語電影於影史中的位置。另一方面,將近年台灣電影發展視為過去台灣電影的延續,整理出變與不變,也透露出尋求台灣本土特色的渴望。

本書為黃仁先生對台語電影研究的延續,放映週報再度有機會採訪黃仁先生,年近九十的他談起電影時眼睛散發光芒,滔滔不絕,已經寫了十多本書的他,今年仍有出版計畫。

黃仁先生開始關注台語電影發展,是從何基明拍攝的《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開始。當時何基明導演邀請黃仁參觀台中的片場,他便開始採訪並撰寫台語電影的報導。到1960年代,台語片經歷三段起落,逐漸為社會所重視。台語片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了許多國語片、電視人材,打開市場。由於當時台語電影不受重視,甚至被看不起,黃仁時任主編的《聯合報》藝文版為當時唯一刊登台語電影新聞的報紙,並且電影影評皆請專業人士撰寫,不同於一般的操作。後來黃仁先生兼編《台灣日報》,徵求觀眾影評以及台語片影評,中南部觀眾熱烈投稿,成為刊登最多台語片影評的報紙。

關於「新台灣電影」概念的發展,黃仁談到,當時井迎瑞老師舉辦閩南語電影論壇時,和他提到發展新的台語電影討論的想法。後來黃仁老師準備出版本書的過程中,出版社認為新台語片範圍太窄,「新台灣電影」的概念可以包含台語電影,於是可用較多元的角度討論「新台灣電影」的概念,於是便採用「新台灣電影」 。「新台灣電影」是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出發,與新電影不同的地方在於,「新台灣電影」投入高的資金,充分發展台灣的多元文化特色,打開市場,曲高和眾,大家都看得懂,並且是為台灣社會、經濟進步的展現。黃仁老師認為該給台灣電影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一個名稱,以昭示其重要性。

於訪問尾聲,記者詢問黃仁先生對台灣政府文化政策的建議,他表示他對目前政府文化政策不那麼瞭解,但談到他對過去文化政策的觀察。當年蔣經國時代,做了許多建設,但黃仁先生對文化政策最大的感歎為「沒有人盡其才」。1980年代時的電影處處長廖祥雄先生(同時曾為重要國片導演),是放寬電影檢查、輔導金訂立的最大推手,卻因人事因素離開崗位,之後沒有再從事發揮其電影專業的工作。1979年,對於整頓中影有極大貢獻的梅長齡被調往中視,由於產業轉換,日夜操勞,生病過世。然而,當時政府靈活的外交手腕,例如與邵氏與日本電影公司的交好,讓亞洲影展與金馬獎得以盛大舉行,甚至在日本辦臺灣影展。1979年,宋楚瑜任新聞局局長時,甚至邀請到伊莉莎白泰勒來臺參加金馬獎,讓甫於1978年與美國斷交的台灣,透過電影,再度站上國際舞台。

這位台灣電影活字典,有太多的故事,短短篇幅,僅能片斷節錄。黃仁先生的故事,給予身處資訊發達資源豐富之時的後輩反思的機會。現在,是否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否有把握機會?是否,有做對的事往對的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