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流散:《應許之國,雙重人生》

409
2013-05-27

對北韓的認識幾近於零,對南韓又有非理性的偏見,所以我鮮少接觸來自朝鮮半島的電影。在今年(2013)的「新北市電影節」,我特意選看兩部海外韓人作品(電影、動畫各一),主要是受「國族流散」這個主題吸引。自1950年代晚期到1980年代初期,前後約莫有九萬名在日本定居的韓裔僑民,響應北韓政府號召「榮歸祖國」,建設社會主義天堂。《應許之國,雙重人生》反省的即是這段骨肉永遠離散,喪失選擇自由的歷史悲劇。

本片是韓裔日籍導演梁英姬的劇情片處女作,她以家族故事為本,編導此一自傳色彩濃厚的電影。梁英姬在日本出生、成長、完成大學教育(後負笈美國修習電影研究),以拍攝紀錄片起家。她多次深入北韓,以至親(三位兄長、姪女)為拍攝對象近距離觀察,完成兩部紀錄片:《Dear Pyongyang》(2005);《Sona, the Other Myself》(2009),直到2006年被北韓政府列入黑名單,禁止入境為止。梁英姬之所以改拍劇情片,理由應該和中國導演李楊相近:許多情感張力強烈的戲劇場景,唯有摹擬實境,讓人直觀逼視,比較能全面觀照陰暗角落,如實呈現人性的黑暗、極權的壓迫。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特寫鏡頭:紮著馬尾的年輕女子趴在早餐吧台上,百無聊賴卻又煩躁不定。鏡頭一直微調晃動,觀眾感覺得到緊繃的張力,原來這焦急的一家人在等候消息;接下來是跟拍的場景,從側面拍攝在路上急奔的中年男子,他一路疾行到店裡報信:北韓政府終於放行,准許他們離散25年的至親(兒子/哥哥)到日本治療腦部腫瘤。戲至終局,又回歸開場的早餐店,鏡頭依然微微晃動,氣氛異常凝重,瀰漫著絕望、悔恨、悲憤,因為平壤當局忽然來電,命令所有到日本「保外就醫」的國人次日飛回北韓。片中絕大多數場景,攝影機都在「運動」,其「動能」不同於手提式攝影機那種外放狂亂、讓畫面失焦的爆發力,它相當節制,因為「老大哥」的監視無所不在,劇中人屢受壓迫,攝影機節制而緩慢的移動/晃動,很能傳達隱藏在平靜表象之下的焦慮與不安。

《應許之國,雙重人生》讓外人有機會窺看因閉鎖而神祕的北韓,如何嚴密監控海外僑民,造成家庭/國族悲劇,終究導致絕大多數人對社會主義幻滅。全片最撼動我的幾句話出自那位被迫回歸祖國的兒子之口(大意):我無法質疑,更不能發問,只能聽從,我終究不再思考這些問題,因為我要生存,我要活下去。最令人悲傷的對白也是他被迫回歸時坦承的疑惑。其父左派信仰堅強,堅心將年僅16的他送回祖國。上船前他躊躇又恐懼,對一路伴隨送行的叔叔說:「如果我反悔不去,爸爸是不是會有麻煩?」極權政府最可怕之處,在於利用人性弱點,親情牽絆,讓人民為求自保言聽計從、相互牽制,造成恐怖平衡。

影片的結局採平行剪輯:哥哥形容平靜,坐在急急駛向機場的轎車裡,凝視著窗外流逝的風景,不經意哼起少年時代和死黨們最愛唱的日本歌謠;妹妹悲憤難抑,拿了錢包衝出家門。最後一幕,只見妹妹表情略顯慍怒,在人車喧囂之中行走,拖著一只昂貴的鋁製旅行箱(要價超過三萬台幣),那是之前兩人一同逛街時,哥哥非常喜歡卻負擔不起的名牌製品。這個終結的流動意象,雲淡風輕,好似沒有確切的結局,卻餘韻無窮,巧妙呼應「旅行」、「流放」、「流浪」、「遷移」等主題。

梁英姬以私密的家族故事映襯大時代的悲劇,不免讓人聯想起侯孝賢的名作《悲情城市》。電影學者葉月瑜曾引用何米‧巴巴(Homi K. Bhabha)的國族流散論,評論《悲情城市》,文中有一段話也適用於《應許之國,雙重人生》:「一方面以個人的書寫來反對教導式的(大)歷史,其指導原則下的人物雖是剝奪掉發言權的客體,但也能成為主述歷史的主體」(註)。梁英姬因為是女性,幸運躲過被送回祖國的命運,卻以邊緣/女性/藝術的身分,向中心/男權/政治發出抗議之聲,為「女性在邊緣書寫歷史」下了絕佳的註腳。

接受《韓國時報》 (The Korea Times)和幾個媒體聯合專訪時,梁英姬曾自陳:「我是在日本出生的南韓國民,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被灌輸一個信念:北韓才是我的『祖國』,一個我從未居住過的國家。」這段告白也是許多海外韓僑共同的困惑。臺灣、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和南北韓面臨同樣的矛盾認同、政治困境,但是海峽兩岸的導演似乎還不曾以影像,深刻地直視此一議題。近幾年的臺灣電影以溫馨小品居多,偏愛生活中的小確幸,卻少了前輩導演直接碰撞敏感政治現實的視野與勇氣。梁英姬的《應許之國,雙重人生》或許可以啟示台灣影人,指引出面對社會/政治現實的方向。

 

註: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麥田,2000,頁191。

後記:已經很久沒有這種觀影經驗:坐在前面、左右兩側的人都在哭,遠處還不時傳來抽泣聲,自己也是幾度熱淚盈眶,黑暗中在提包內摸索,卻遍尋不著面紙,只能狼狽地用手背擦,用袖子抹。
 

作者簡介:

黃香
自由撰稿人,大學主修英文,後負笈英國修習電影/戲劇。性喜文字與影像,譯有英美文學著作三本,現任職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