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台北!:近期三部國片中的台北樣貌(下)

294
2011-01-28

過去十年是台灣電影從產業最低潮到乍見復甦希望的年代,尤其是近三年的國片為了找回觀眾,不少影片設定以年輕觀眾族群為對象,不論在風格上與主題上皆有明顯年輕化、偶像劇化傾向,即便是以台北為場景,主要也是著重在台北作為一個全球都市的視覺地景,將焦點聚集在台北的消費與觀光等面向。去年有《一頁台北》與《第36個故事》兩部影片,分別以誠品書店以及特色咖啡館這兩種台北的文化空間為賣點,獲得不俗的票房與口碑。還有首部以台北的外勞為主題的喜劇《台北星期天》上映,反映另一個甚少在銀幕中被探討的台北全球化面向:都市裡大量的國際移工。這三部影片都可以說是近期台灣電影中呈現當下台北的代表作,片中究竟呈現出什麼台北樣貌,值得一觀。

全球化下消逝的都市魅影:《第36個故事》
文/余淡如

《第36個故事》講述著一間小咖啡店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由桂綸美飾演的女主角,朵兒,開了一間以物易物的小咖啡店,而男主角就是打算以故事和香皂來交換的客人。三十五個故事講完之後,男主角後悔不願意將人生的故事交換掉,卻也讓朵兒重新思考人生觀。小咖啡店似乎就是台北市的縮影。片中的人在金錢至上的世界中,穿梭著尋找最有價值的物品。然而朵兒的覺醒卻在於領悟任何一件物品的真正價值,其實不留於表面,而取決於物件主人的心裡。

《第36個故事》一片讓人禁不住想起典型好萊塢愛情喜劇片《電子情書》當中被資本主義世界無情吞噬的獨立兒童書店。片中梅格萊恩飾演的小書店主人穿梭在紐約街頭,這個城市保留她童年回憶中與母親共度的美好時光,也是她生命中活力的泉源。朵兒咖啡店的獨特性在於他保有了那麼一點童真,在錢滾錢的世界當中,堅持物質特有的心理價值,恰恰與電子情書一片中的兒童書店的童真與傳統價值的維繫上相仿。《電子情書》中的紐約以女主角家樓下的舊式公寓,星巴克,街道兩旁一早開門的商店,以及周末的農夫市場取代。《第36個故事》中的台北以朵兒咖啡館,信義計畫區新光三越上的天橋,富錦街一帶濃密的樹景取代。兩片中呈現的都市景觀皆以最個人最私密的記憶(童年回憶以及對未來的幻想)來取代城市的共同記憶。

在看似具有特殊性的城市景觀(台北101)下,其實我們看見的卻是全球化下統一形色小咖啡店、公寓、與街上行人。片中的台北朵兒咖啡館,最具有特色的卻是那全世界喝起來一模一樣的expresso。《第36個故事》當中的台北似乎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角取景,朵兒咖啡店可以開在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在朵兒自繪的世界地圖和遠觀台北101夜景的雙重疊影下,在台北,我們卻「只能」看見全世界。

然而我們心中的台北城是什麼樣的?是朵兒的妹妹騎著腳踏車遨遊的富錦街,朵兒上陽明山採海芋,還是片中近似觀光局長片的台北地標蒙太奇?在看似具有特殊性的城市風景下其實又是另一個全球化下即將消逝的魅影。

但是《第36個故事》確實講述著台北人的故事。它清清楚楚地勾勒著台北人嚮往逃離的心情。朵兒完成的第三十六個故事,是她離開台北環遊世界的故事。有任何一件事比這個更令台北人為之動容嗎?

台北不是我的家:《台北星期天》
文/曾芷筠

擁擠的金萬萬大樓商店街、以英語佈道的星期天教堂、飛快地以母語交談,成年男女互相調情或交換生活情報,這種輕鬆的氣氛散發自《台北星期天》中的菲律賓人天地。相對於此的週間工作日,則是狹小的陽台或洗衣間、中產階級家庭裡夫妻持續不斷的爭吵,女性勞工推著爺爺奶奶的輪椅經過公園,男性勞工則忙錄於工廠的生產線上……。

對台灣外籍勞工現狀稍有理解的觀眾,應該都能辨識出他們慣常活動的地區位於中山北路三段的天主堂和金萬萬大樓。馬來西亞籍的導演何蔚庭以實驗短片起家,2010年以本片打入台灣及東南亞電影市場,更開發出外勞觀眾,使《台北星期天》成為一個紮根於台灣在地特殊脈絡,又擁有全球化視野的獨特作品。

《台北星期天》以兩個外勞為了搬運沙發的奇幻之旅為敘事主軸,一胖一瘦的身影和途中的瘋狂事蹟引人發笑,場景則在大台北地區游走,橫跨基隆、五股、三芝,並捕捉到巨大冰冷的高架橋、空曠的郊區豪宅建設預定地、路邊玻璃屋內妖嬈的檳榔西施,甚至是破敗荒涼的基隆河。我所謂的奇幻,事實上是透過影片主角菲律賓外勞的視角和攝影師包軒鳴的精彩攝影來呈現,飽和的色彩展現東南亞的活力,較淺的景深則使得人物跳出周邊環境,同時加強他們與周圍環境保持疏離的象徵喻意。

他們抬著一張美麗的紅色沙發企圖在大台北突圍,是為了在宿舍打造家的感覺,實則反映了(也批判了)台北的無以為家。他們以步行的雙腿對抗在小巷內橫行的賓士轎車,諷刺了台北的交通亂象;他們由下而上仰望瀕臨崩潰的自殺者,對照出欲自殺者的龐大壓力其實可能只是微不足道;他們也會以外來者的身份照顧不完美家庭中老人與小孩,冷眼觀看著核心家庭價值的崩壞,同時想念著自己遠在天邊的父母小孩……。

凡此種種,皆直接映射了勞工階級眼中的台北人文景觀。電影中所呈現出的台北,並非一般大眾喜愛的菁英品味或小資產階級情調,其空間格局看似局限於菲律賓人的小天地,或是強調了台北城市的荒謬、冰冷與疏離,但其實準確貼合了一個外籍勞工視野角度,統合不同空間的同時也賦予濃厚的生活感和歷史的景深。尤其,這種「外籍勞工」觀點的刻劃,不僅反轉了時尚浪漫的單一台北形象,同時也讓台北人轉了個彎看見自己,並有機會反省自己。

編按:本文連載完畢,上篇請見第293期http://www.funscreen.com.tw/Fans.asp?F_NO=653&period=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