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The Urban Generation: Chinese Cinema and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華語電影,尤其中國電影,在以歐美為主流的電影研究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從八0年代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張藝謀合作以《黃土地》中的中國內陸奇觀震驚歐美獨立影壇,繼之而起的除了是各大影展對中國電影的需求外,針對中國電影(尤其第五代導演)的電影美學、影片中各種對中國歷史、政治的寓意與想像等各種論述,也蓬發於學界中。
然而隨著中國政局的轉變,1978年開始全面地進行所謂的改革開放,至1980年末期,以經濟發展為改革開放的首要目標的發展成果逐漸展現。伴隨著現代化而來的都市化在日常生活形式以及文化心靈層次上,全面地衝擊著中國的青年們。當第五代的大導演們仍然眷戀著大中國的歷史,有一批電影學院的學生已然蠢蠢欲動,準備以「不撒謊」的攝影機,正面直擊這急速蛻變中的中國;他們是影迷們耳熟能詳的「第六代」導演,也是此書的主要研究對象,而目前任教於 NYU Tisch 學院的編者張真,則將他們稱為「城市世代」(The Urban Generation),他們在城市受教育,拍攝的影片以城市、城市居民、甚至城市空間為主要題材。甚至他們的拍攝方式都因城市空間、地下操作,而呈現出一種與第五代大導演們截然不同但青春生猛的樣貌。
站在二十世紀的轉角,這「城市的一代」以他們的攝影機「紀錄」下中國電影與社會的轉變。而時序已推移到十餘年後的今日,電影學者們則試著從他們累積的作品中,重新拼湊出一個轉型期中國的可能面貌,而在那樣特殊的時空背景之下,政治意識、經濟操作又是如何影響了電影製片與發行,如何互為因果。
本書收錄了許多中國電影研究領域裡知名的中外學者的文章,包括了Chris Berry, Yingjin Zhen , Yomi Braester 等,而全書則分為三大部分:「意識型態、電影實踐、以及市場」 ( Ideology, Film Practice, and the Market)、 「都市空間的政治與詩意」(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Urban Space)、「製造慾望與認同」(The Production of Desires and Identities)。
第一部份主要為談論在「後社會主義中國」的情境下,城市世代的崛起與市場經濟、大眾文化之間,時而相依、時而相斥的共生關係;而更進一步地,跨國資本主義如何影響這些電影人對於城市的觀感、拍片的模式、甚至美學風格的轉變。在此時期活力奔放的紀錄片及錄像帶,由於成本及產製速度,反而更容易傳播。其中第六代導演中的大明星賈樟柯從山西拍到北京,揚名國際後才又受到國內電影市場的注目,是值得探討的對象。本書強調電影與政治、社會、經濟、甚至其他文化實踐的互文性,自然不容錯過。
第二部分則藉由電影以及其他的藝術形式〈如前衛藝術中的畫作、行動藝術,以及流行文化〉中大量呈現出來的母題:都市空間的崩毀與重建,試圖將人類對於都市空間的改變,以及與「都市心態」(mentality)、消費社會的誕生作一番對話。
最後一部份則針對個別導演及影片做深入的文本以及脈絡分析,包含的導演有:寧瀛、張元、婁燁、王全安等等;但本書鮮少以純粹作者論的方式來詮釋一位導演的係列作品,而是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脈絡引入,企圖耙梳電影做為一種社會實踐與各種變因之間的複雜脈絡,此乃一大挑戰。整體而言,本書可讀性以及實用性都具相當水準,是對於第六代導演開花結果以來,可謂最有系統的一本專書。
過去針對大陸第六代導演的研究文章散見於各種期刊或中國電影研究合輯中,然而第六代導演何為「第六代導演」?此名稱一向遭受各種質疑與挑戰,甚至一向被指認為第六代導演的影人們也不時在推翻這一名稱。本書以中國的「都市化」以及「轉型期」兩大經濟、歷史分期作為討論特定時期電影工業操作、美學風格的依據。單篇論文的作者,切入點各有不同,屬於對中國電影研究已有基礎知識的進階研究書籍,而非一般介紹推廣性質的大眾書刊。
*【電影研究】單元由國立中央大學 人文研究中心 熱情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