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日本純愛電影──《太陽之歌》
2006年,日本著名電影公司松竹映畫繼《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和《現在,很想見你》再度挑戰純愛電影《午夜的陽光》,由日本電影界的新銳導演小泉德宏執導,加上新唱作歌手YUI為女主角,可說是新人新作風。
故事講述年輕少女雨音薰患上一種不能被陽光照射的病,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每晚都會到街頭和車站抱著吉他唱歌。有一次,她在家中細小的窗口巧見男孩藤代孝治,成為她的暗戀對象,及後偶然之中在街上遇上,展開一段純情的戀愛。
《午》的故事不是很特別,都是「絕症少女」的純愛故事。它節奏緩慢,看起來不太吸引,動作大多都是特寫鏡頭,甚至定鏡影著角色。這類情況很少見,因為將節奏保持著同一速度很容易會令觀眾打呵欠,但反而,它營造了一個感動的氛圍,牽動觀眾的情緒,令人不得不看不去。
《午》的手法跟日本「電影之神」小津安二郎的手法有點相似──鏡頭極少移動,不用溶接,也不用閃回,只用最基本簡單的接割,將幾個片段連接在一起,而且利用仰昂法將鏡頭放在很低的角度拍攝。使觀眾能從畫面感受角色的心情,這是小津安二郎的獨特手法。日本電影保留了小津的手法,對電影界是一件好事。
導演將故事的情分開成三個部份──愛情、親情和友情。分別由戲中主要角色將其濃化。《午》主題是純愛,愛情是主要的中心,男女主角的情節故之然多,他們相遇至相識所發生的生活片段,卻映襯出親情和友情,強化了故事。故事中,薰的爸爸得知薰沒多久命時,在醫院痛哭的情節帶出了動人的親情,牽引觀眾進入角色之中,導演通過緩慢的節奏讓觀眾體會當時角色的無奈和失望,一同感受所帶來的悲痛。薰的好友──岬在友情的角色方面安排得很好,岬是薰說出感受的媒介,亦是引導薰的角色,她在重要的情節中發揮了牽動觀眾情緒的作用,形成一種張力,例如薰向孝治自我介紹的一幕,岬上前阻止,岬的出現激化了薰對孝治的思念,使觀眾不自覺地跟著劇情的步伐。這樣分成三部,各角色有清晰的立場,使《午》條理分明,很容易讓人接受,最重要的是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令《午》所帶出的感覺更深層化。
貫穿整部電影的是薰的音樂。首先,選角方面很出色,YUI是唱作歌手,而且充滿樸素味道(聽說她當歌手前是個偏遠小鎮的姑娘),與不見天日、不明世界的薰很相似。第二,角色需要自彈自唱,YUI寫的歌恰好寫出薰的大部份心情和感受,利用音樂來帶出故事,縱使拍攝節奏緩慢,也不易出現「悶場」,同時做出很好的音樂效果。第三,薰在戲中沒有直接說出感受,是透過配角的幫助,以及利用音樂來制造角色的性格。《午》的音樂感很強,只要聽到一句歌詞,就會想到戲中的薰(愛?迷),加上YUI的歌喉不差,使戲中的音樂更為特出。
另外,故事一開始已經註定薰會死去的結果。入黑後,薰就拿著吉他到車站坐著,她放下吉他,首先拿出來的是火柴和蠟燭,這是一個意象。蠟燭燃點後,不會長時間保留火點,最後只會熄滅,形成灰塵,而火柴的燃燒的時間更短暫。火柴和蠟燭是近似意象,兩樣都是薰的意象,代表薰會離開。所以《午》開始時,很自然地營造了一層悲傷的氛圍,定了最後的結局。
薰的唱片錄成後不久,就離世,留下的只有回憶和唱片。導演沒有用老套的眼淚來帶出悲情,反而利用音樂反襯出來。朋友、家人聽著薰的歌,連電台也播著,當孝治在太陽底下走到車站,聽著唱碟機裡的唱片,電影的名字和那傷感的感覺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