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27
2006-09-04

或許是片商有意炒作爭議的情色部分來拉攏更多觀眾,才讓這部電影的中譯名和宣傳策略都流露出濃濃的情色遐想,反倒是在金馬影展播映時採用的譯名「愛作愛作夢」,不僅呼應了英文片名The Dreamers,也更能傳神地表達出本片的中心意旨。

1968年對法國人來說是重要且難忘的年代,各種形式的革命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大肆興起。初次來到巴黎的美國留學生馬修,在巴黎電影資料館舉行閉館示威的活動中認識了泰奧和伊莎貝爾這對兄妹。熱愛電影的三人開始引經據典玩起電影的猜謎遊戲,暢談他們對革命理想的熱情,並進而發展出複雜又曖昧的微妙關係。

從影片的角色設定來看,泰奧和伊莎貝爾瘋狂且專注地愛著電影,他們高談闊論毛派的革命思想,卻始終不參與真正的示威暴動。他們就像長不大的小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和成熟世故的馬修形成強烈的對比。但他們卻都擁有可盡情揮霍放縱的青春肉體,年輕人的熱情、放縱和不切實際的一面,不禁讓人懷念起曾有過的那段輕狂歲月。

除此之外,本片大量引用經典的電影片段,像是高達的「斷了氣」和「法外之徒」、葛莉泰嘉寶主演的「克莉絲蒂女王」、霍華霍克斯的「疤面煞星」、羅伯布烈松的「慕雪德」,甚至連喜劇大師卓別林和基頓都現身片中,更是讓許多接觸過電影史的人為之津津樂道。如果這些電影片段你不是很熟悉,那麼充斥全片的吉米罕醉克斯和門戶合唱團等60年代末期的搖滾樂,也能助燃你心中擱置許久的革命熱情。

曾經有評論人說過,這部電影是導演貝托魯奇寫給電影的情書。但我還想再為這個說法多加幾句:「這是導演貝托魯奇寫給電影的情書,也是他寫給曾經年輕過的自己和觀眾的情書。」看完這部電影,或許你會開始回想,是否曾有過不切實際但卻渴望實現的理想?這個世界是否仍需要有熱情和敢於行動的革命家?而我自己省思過後卻赫然驚覺,原來自己其實是比較像泰奧和伊莎貝爾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