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videohead |
|
笑著流淚,總是不怎麼理想的愛情─《遇人不熟》與《戀人絮語》
|
|
出品:日本 / 2006;韓國 / 2006
發行:群體;群體
|
|
|
連續一口氣看完《遇人不熟》和《戀人絮語》是一次有趣的經驗:前者是日式黑色喜劇,後者則是韓式催淚悲劇;光從片名推敲,就知道兩部片都與愛情相關,但也都不是理想中的愛情─「遇人不淑」本來是一種悲劇,但文字遊戲一玩卻變成了喜劇;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情話綿綿,最後解構了愛情,或者只描繪了愛情的種種限制、或者乾脆承認了愛情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 話說回來,愛情本來就總是不怎麼理想,常常不是令人無奈落淚,就是不時讓人感到荒謬好笑。
《遇人不熟》:轉過身,回去敲他/她的門吧
《遇人不熟》的形式頗為特別:一段夜晚的時間裡,互相不熟悉的五位角色相遇交錯,圍繞著一只裝滿了一千萬鈔磚的00七手提箱,編織成一樁令人莞爾的密謀詭計。初執導演筒的內田賢治(Kenji Uchida)採取了一種講述「共時性」(simultaneity)故事的架構,五個人有五段或甜或苦、不足為外人道的小故事,在電影時間直線發展的過程之中,這些角色們各自的「隱蔽生活」,經由彼此交集、匯聚,而被順勢開展(unfold)出來。 |
|
|
|
|
/ 林譽如,黃怡玫 |
|
|
賈樟柯之《小武》、《站台》、《世界》 |
身為中國大陸第六代導演中堅份子的賈樟柯,創作了多部備受國際影壇好評的電影,多次參展獲獎,法國電影界曾經形容賈樟柯的影片為中國大陸電影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一種復興式的活力,德國電影史學家格雷格爾更是對賈樟柯讚譽有加,將他比做「亞洲電影的希望之光」。創作量正在累積成長中的賈樟柯早年因為看了陳凱歌《黃土地》(1991),有所領悟啟發,立志要當導演,在就讀北京電影學院其間,和各系同學組成了獨立製片小組拍攝了《那一天,在北京》、《小山回家》(1995)、《嘟嘟》(1996)三部短片。 |
|
|
|
|
|
|
/ 龍傑娣 |
|
|
《電影欣賞》第128期學術版出刊,專題:電影與哲學 |
由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的第128期的《電影欣賞》學術版已經出刊,推出由三篇文章組成的「電影與哲學」專題,分別探討了浩劫性歷史事件的形象化(Hubert Damisch文),電影與真理結構(黃建宏文),人偶、人機生化體與人的未來(李家沂文),不僅這三篇論文及評論之間有許多側面具有相互對話的的可能性,另外一篇討論二十世紀的電影與歷史希伯來文專著的書評(郭維雄文)也和這個主題產生共鳴,歡迎讀者深入挖掘。 |
|
|
|
|
|
|
/ 蘇有慶 |
|
|
變聲、變臉與距離-—馮小剛之《手機》 |
說也奇怪,手機的存在竟然讓人憂慮!有人擔心出門沒手機打、有人擔心沒接到該接的電話,卻也有人擔心接到萬萬不該接的電話!導演馮小剛在《手機》一片中,針對這幾十年來科技通訊與手機的誕生對中國人所產生變化、進步以及它同時帶來的困擾,做了相當有趣的詮釋,片中所描繪的事件與情節也頻頻讓人感到心有戚戚焉,就在前天我才剛剛因為手機失靈,差點造成一場天大的誤會呢! |
|
|
|
|
|
|
Francis: Well, for one thing, I don't like the fact that you have sex with a geriatric.
Heather Davis: Well, how do you think I feel about you going home and seeing your wife every night?
Francis: I haven't had sex with my wife in months.
Heather Davis: Well, I don't know if that is such a good idea, Francis. Clearly you need the practice. |
|
法蘭西:要說的話,首先,我對妳和一個又老又病的老頭發生關係很有意見!
海瑟(卡麥蓉•狄亞):喔,那你每晚都回家和老婆在一起,你覺得我會作何感想?
法蘭西:我和老婆有幾個月沒上床了...
海瑟:我是不知道你這樣子是不是明智之舉,法蘭西。不過顯然你是需要多上床練習。 |
|
She’s the One 愛是唯一(19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