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709
「桂花樹人家寫字」
專訪《願未央》導演朱天文、《我記得》導演林俊頴
音畫分離與記憶探索:2022鹿特丹金虎獎《EAMI》
文/ 蔡曉松;圖/《EAMI》劇照,取自IFFR,版權所有MPM Premium
《EAMI》 描述一個名叫「Eami」的女童,在熱帶雨林中遊走,這裡是她的故鄉,有她同胞居住於此的記憶,而現在,她必須要離開這個地方。在當地,EAMI字義為 「森林」或「世界」,帕茲安希納以帶著神話色彩的方式進行敘事,觀眾跟隨Eami的腳步,以出色的攝影與錄音效果探索這座森林。
創建被壓抑聲音的藝術避難所: 專訪「沈默之間」策展人賴依欣與田倧源
文/ 王振愷;圖/「沈默之間」展場照片,高雄美術館提供
表 演性在約瑟夫.羅巴科夫斯基另一部展出的《關於手指》更為強烈,有點像是舞台皮影戲,看似是個拍給自己看的影像,五根手指雖然有著不同個性卻是一體,講述 自身與社會緊密的關聯。兩件個人電影作品,一個面向外部、一個對應內部,並且帶著當時後的時代精神,卻又能放在當代社會討論。
越壓抑越恐懼的「互動式」恐怖片——《咒》導演柯孟融專訪
文/ 甜寒、謝佳錦;圖/《咒》劇照,牽猴子提供
我 覺得拍鬼片最重要的是,不管拍攝還是剪接,你永遠要假裝自己是一個觀眾,也要幫觀眾算得一清二楚。剪接和聲音花了蠻久時間,大概9個月。要透過各種精密的 計算,才可讓人沉浸,不是說放很多音樂或突然動一下就恐怖。還有,角色的呼吸聲不能太大,因為要留給觀眾自己的呼吸聲。
多變的臉:李康生談蔡明亮電影之外的表演
文/ 陳沛妤;圖/李康生,取自李康生官方臉書
李 康生本身也有編導身份,他平常接戲會參與劇本討論,但比較不會針對導演部分,而是針對自己角色提建議,若對方希望他照劇本演出,他也會配合。不過他也表 示,如果不要太限制他,其實可以得到更多,如最近分別在上海、大理、南寧拍的幾部電影《雪雲》、《繁華將至》及《風過猶存》就是如此,讓他期待成品。
走進葡語系紀錄片的花園:記2021 Doclisboa里斯本紀錄片影展
文/ 林忠模;圖/2021 Doclisboa主視覺
Doclisboa 里斯本紀錄片影展不僅每年引介優秀紀錄片給葡萄牙觀眾認識,也吸納了許多來自葡語系(及部分西語系)國家的作品。當西歐經濟普遍於二戰後復甦,並在 1960年代開始高速現代化時,仍處於薩拉查政權獨裁統治下的葡萄牙,發展相對地緩慢且封閉,也於其間展開過對殖民地的戰爭,因此有許多尚待紀錄片仔細梳 理的部分。
特殊原創的狂歡盛宴:記2021 FNC蒙特婁新電影影展
文/ 林忠模;圖/《1970》劇照,FNC提供
加 拿大重視多元文化,且多年來有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不斷地鼓勵創作,因而紀錄片跟實驗電影的發展原有深厚脈絡。包納冷僻、強調獨創性的FNC,無疑 很適切地體現出這點,甚至也接納許多看來像是行為藝術的作品。集結小眾,重視差異的包容特質,勢必也會在將來繼續讓FNC成為令特殊之作被發掘、甚而發亮 的聚寶盆。
致敬與感懷——顏正國談《少年吔》
文/ 謝璇;圖/《少年吔》劇照,星泰娛樂提供
前 2年我在北京的時候聽聞製片張華坤過世,我心想:「若我可以再拍一部電影,我最想拍一部戲向這些叔叔、伯伯們致意。」這幾年陪著我們的前輩接連離世,包括 燈光師宋殿生、陳松勇、龍劭華等人,如果再不拍,還有多少人能看得到?或許再努力10年我能拍得更好、更完整,但作品不就是要拍給人看的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