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675
與「死罪」同行的人們、政治、紀實創作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焦點歷史回顧
海上驚魂告白錄──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滯海》
文/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電影創作學系代理系主任);圖/《滯海》劇照,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在片名「Purple Sea」之後,影片將近一個小時的鏡頭,一刀未剪,從頭到尾呈顯的是在海上載沉載浮的人,其身體持續且不斷地由水面至水底沉浮的晃動景象。當觀眾從女性語聲時而鎮定時而詩意的旁白領會這生死關頭的影像之際,觀影狀態便無法處於漠然的被動,而是被震駭著,直到影片結束。自問:我看到的是溺水者,聽到的是否即是她的呼救?她成功地活下來了嗎?還是這一切都不過是幽魂的殘影迴響?
世界遷徙的數位時代──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瞄準難民》
文/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電影創作學系代理系主任);圖/《瞄準難民》劇照,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約根森分別透過官方、個人及各方媒體的影像展開辯證:「歐洲國際邊界管理署」的衛星看穿偷渡者路線,監控之餘,亦即時救援;難民自拍漂流在海上的自己與同伴;從志願者、記者、攝影者到地方媒體則卯足全力,捕捉難民的一舉一動,逼近各國邊境的動態資訊。在約根森慧心巧思的蒙太奇佈局下,「歐洲移民危機」的影像集錦為歐盟集結防衛與人道主義的雙重展現,更是藝術家思辨世界圖像時代的數位表徵。
妖風與歧路:用謎語書寫在海平面上的百科全書──簡記寺山修司與他的電影
文/ 吳梓安;圖/《田園死神》劇照,臺北文學・閱影展提供
戰後的初期日本對所謂西方有很深的矛盾感,包含寺山在內的一大批藝術家,有一個傾向是將西方凝視中的優雅日本的外皮剝下,而這是來自於百年來對西化的焦慮。身為日本戰後所謂「父親缺席的一代」的其中一員,寺山或許對各種形式的認同體與家父長制度都一直抱持著疑問或抗拒。然而,對於曾自稱「想成為一個質問」並號稱養了一隻叫「質問」的烏龜的寺山,或許,成為一個謎語正是他面對答案的政治姿態。
尋找在地元素,堅持講臺灣的故事──專訪《馗降:粽邪2》監製鄒介中、導演廖士涵
文/ 橘貓;《馗降:粽邪2》劇照,華影國際提供
《粽邪》有收到一些觀眾的意見,我們第一個有共識要加強的,是要讓續集更恐怖。另外,我們也針對很多細節去做提升。有不少觀眾反應第一集的法師在結尾太弱,這次續集,我們便直接以跳鍾馗的火哥做主角;《馗降:粽邪2》的音效也請到杜哥(杜篤之)來做,杜哥之前有做過泰國、香港鬼片,但這是他第一次參與臺灣鬼片。影音效果方面,續集更比《粽邪》多出接近兩百顆特效鏡頭。
金馬57「TAKE ONE」影像招募計畫(9/14止)
「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計畫第2期(8/3-9/7)
臺北文學・閱影展(9/4-17)
觀光記—王博彥、吳梓安、林子桓 三人聯展|開幕放映與座談Journal of Visited Light(9/19)
「跟著鏡頭看臺灣」2020紀錄片行動列車(8/29-11/15)
「視讀司法」放映講座-獨立書店巡迴(8/15-9/19)
「辛奇.很新.奇」影展,全臺巡迴中
【光點台北】2020年9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20年9月主題「百工顯影」節目資訊
【桃園光影文化館】9-10月「好秋嘉年華」主題影展+「美食饗宴」館慶特別企劃(9/23-10/7)
桃園電影節(10/9-23)
2020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9/23 17:00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