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641
【優良劇本獎「劇本的藍圖」系列講座紀錄】孵化在地好故事
「鏡文學」董成瑜談題材開發與非虛構故事應用
繁華落盡,滾滾紅塵
文/ 楊殿安 圖片 / 甲上娛樂提供
林青霞與秦漢的組合,是華語電影史上永遠的佳人才子。我們永遠記得《窗外》裡的江雁蓉與李立維;《我是一片雲》裡的段宛露與顧友嵐;《在水一方》裡的杜小雙與盧友文。戲裡戲外,林青霞與秦漢之間轟轟烈烈的愛戀,亦是華語電影史上一段傳奇故事。只是,事過境遷,才子佳人到了中年早已沒有了青春的衝動,卻洗盡鉛華的面對彼此,相知相伴。箇中滋味,外人難以明白。也許就像《滾滾紅塵》中沈韶華踩著章能才的腳,在陽台上獨舞。紅絲絨裡只有他們兩人的世界,紅絲絨外是紅塵的歌聲:「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遊。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
《幸福綠皮書》的種族和諧假象
文/ 許景順 圖片 / CatchPlay提供
「真人真事」一詞令人質疑,瓦侖加編劇說情節中每個事件都確實發生過,但他的依據主要是父親的信與錄音帶,父親的綽號是「大嘴」(Lip),他以耍嘴皮子唬人的功夫自豪。而唐.薛利的親戚也站出來指控製片方並未與他們取得聯繫,整部電影有諸多大大小小的錯誤,最嚴重的大概是:唐從未將唐尼視為平起平坐的朋友,只是僱用的司機罷了。當然,改寫歷史是非紀錄片電影的特權,但我們應該要問:為何要改?我想可能是為了安慰白人,告訴他們「種族問題很容易就能解決,別擔心!」
《密陽》:在天地之間尋找痛苦的意義
文/ 林子翔 圖片 / 華聯國際提供
上帝的存在與否?生命的意義?痛苦的意義?仇恨能否被放下或原諒?電影中一個個無解的大哉問,李滄東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解答,倒是留下了許多玩味的鏡頭。例如女主角總是抬頭對著天空喃喃自語,她對抗的可以是那個背棄她的上帝,也可以是逝去的丈夫與兒子帶給她無法抹滅的痛苦。而在理髮店巧遇兇手女兒後,走出店外也抬頭看了一下天空,這是上帝對她褻瀆行為的懲罰嗎?或這是明知兇手女兒無辜卻又無法衷心原諒的仇恨感在心中拉扯呢?李滄東的犀利就在於此,他的曖昧並不是含糊不清,而是透過描繪一位女性的痛苦,展現了人對於生命以及信仰的各種可能性,至於哪一邊才是真理,就待全知的觀眾自行去體會解讀。
電影作為一種行動,關於原一男電影中的身體、反身性、表演、虛構
文/ 謝佳錦 圖片 /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有別於多數台灣觀眾習慣的「紀錄片」——所謂秉持中立、客觀或如「牆壁上的蒼蠅」般的觀察視角,日本導演原一男的紀錄片無疑是特殊的,他的攝影機是暴力的、生猛的、介入的,襲擊一般地,以他自稱的「行動紀錄片」(action documentary)「揪」出真實表面之下他所相信更「真實」的一面,無論題材或手法皆驚世駭俗,感染並刺激觀眾。他也不畏於將拍攝者與拍攝對象之間,那些遊走於倫理紅線邊緣、技術上肯定能隱藏的共謀或對抗拍下來,坦露給觀眾自行判斷。
【優良劇本獎「劇本的藍圖」系列講座紀錄】面對人物的危機——田開良談電影劇本創作的人物選擇與危機建立
文/ 許祐綸 攝影 / 陳琨霖
身為電影編劇,亦多次擔任獎項評審,田開良認為,一部劇本不可或缺的,是尋找人物、建立危機、面對危機、解決危機的一連串過程。而「面對人物的危機」既為編劇關鍵,之中即包括著人物的選擇,與危機的建立與面對。然而即便人物選擇與情節發展兩者的先後順序通常視題材與情況而定,前者的過程可以相當複雜,幾乎是決定劇本成敗的關鍵。那麼,假定人物的選擇已經確認,後續應如何發展故事?其關鍵就是「尋找人物的危機」,田開良說,「關鍵是在『面對危機』,而不是『危機』本身。」由危機而來,後續人物面對危機的反應,以及處理危機的方式與結果,便是故事開展的軸線。
蔣一直都在?—談「中正之下—當代人權影像展」作為空間轉型的藝術提案
文/ 王振愷
從前年吳達坤策劃的「後解嚴:想像紀念堂」一展,再到本文焦點——由林木材策劃的「中正之下—當代人權影像展」,可以看見策展人與藝術家如何藉由當代藝術去攪動這個象徵性建築,也能在此次影展論述中看見展名與展場空間政治性的互文思考,甚至擴大成整個臺灣的政治隱喻:「本展地點位在紀念堂四樓銅像大廳下方,空間較為幽微隱蔽,一方面除呼應著展名『中正之下』,不只是一種空間上的客觀描述,另一方面也隱喻著,在長時間威權統治下的台灣,即便自1987年起已解嚴多年,但戒嚴幽靈在歷史、回憶、認同、正義、真相等面向所造成的影響與錯亂,仍揮之不去……」
第41屆金穗獎影展(3/23-3/31)
台南言論自由日活動,我主張「唯一共識」影展/演唱會(3/27-3/31
【府中15】2019年3月主題「拉美情懷」節目資訊
【光點台北】2019年3月上映電影資訊
TIDF 2019巡迴展再登紀錄山峰——3/16起攻頂彰化!
「高雄拍」第1期開始徵件!(至3/29止)
2019台北電影節雙競賽開始徵件!台北電影獎20年來首度增加個人獎項入圍名單(劇情長片與紀錄片類4/1報名截止;國際新導演競賽收件至 4/1)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