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603
時代的調子,誰能命名
許鞍華與《明月幾時有》
出走與歸返:瑞典的薩米人《薩米的印記》
文/ 黃香
《薩米的印記》(Sami Blood)觀照的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瑞典政府壓迫薩米人的歷史,從一位原民少女改變認同追尋自我的歷程,看她的出走與歸返,如何映現被壓迫者的挫折與奮鬥,以及最後的和解,與自己與至親與族群和解。
性別辯證與美的極致:篠田正浩的《心中天網島》、松本俊夫的《薔薇的葬禮》
文/ 李幼鸚鵡鵪鶉
《薔薇的葬禮》不僅辯證性別議題(男/女/同性戀/異性戀/扮裝/跨性別),還分析批判政治權力、國家暴力、軍警鎮壓,更省思電影與社會、電影的真假虛實,與篠田正浩的《心中天網島》、大島渚的《新宿小偷日記》相互輝映。
「另一種」電影展映: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
文/ 另一種影像記事;圖 / 另一種影像記事
「另一種影像記事」是由四位台灣人於2015年組成的動態影像策展團隊,他們尤其關注電影與動態影像的形式,討論影像的種種可能。2016年起,開始策劃放映實體活動,以小型不定期的放映活動,靈活策劃與訂定主題,不斷探索電影院外非傳統場地展映的可能性,嘗試與全臺各地觀眾產生對話與連結。
提供選擇,看見自由——香港「社區院線」創辦人張景暉專訪
文/ 陳亭聿;文字、圖片提供 / 張景暉
「社區院線」是香港的一個民間團體,在社區辦理固定的放映活動,推廣獨立電影,由背景不同的一群朋友自發組成,運用正職工作之餘的時間參與團隊,串連社區,提供不同於主流戲院的觀影經驗。本次我們跨海訪問到創辦人之一的張景暉,請他跟台灣民眾簡單介紹一下「社區院線」及其社區放映的經驗。
台北電影節 「電影正發生」 策展的再定義——挑戰影展、觀眾與電影創作者的界線
文/ 彭湘;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電影正發生」邀來電影配樂工作者林強,與詹京霖導演,在這四天過程完成詹特別為短片《你的電影我的生活》的配樂。筆者嘗試從一個旁觀的角度,從四天中沈可尚與林強、詹京霖及觀眾的對話,看影展總監沈可尚如何透過這件事的發生提問,實踐其策展理念。
《大佛普拉斯》——只是讓時間度過
文/ greenberg
除了時間軸上的折返,許多形似公路電影的橋段,卻沒有真的移動到別處,相反,更像是在原地打轉。第一層影片時空,兩人始終處在警衛室,透過電腦螢幕讓那些行車過程再次被經歷,看完仍然得回歸窘困的現實。片中各個角色騎著摩托車為了生存奔波,而非離開......
【光點台北】2017年7月上映電影資訊
【中影製片廠】2017影像製作實務營
【文化部】編劇深度解密:從文字到影像
【新竹】2017新竹市兒童影展(7/15-9/8)
【府中15】七月主題:城市浪遊指南
2017勞動金像獎開跑!
從《無情》到《至情》:韓國電資館獲贈台灣珍藏拷貝 深化台韓電影文化遺產交流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