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556
高手在民間
與徐浩峰聊他的創作觀
對象缺席的寬恕——從《崩壞人生》(Demolition)反看現代性
文/ 應亮
看著Demolition這個世界,及其中的各色人等,再反看我們自己的人生處境和歷程,難道沒有一絲呼應嗎?影片中那首配合海灘遊樂場的帶有濃烈東歐格調的法國歌曲,也許一直在暗示我們:世界何止眼前這一個,尋找答案並非終點。
【城市遊牧影展】素人的政治覺醒——專訪中國紀錄片《流氓燕》導演王男袱
文/ 洪健倫
2013年,王男袱帶著攝影機從讀書的紐約回到中國,拍攝網路上人稱「流氓燕」的性工作者維權人士與性病防治工作者葉海燕,過去葉海燕為了瞭解性工作者的實際生活,打著「免費提供農、工性服務」的名號在妓女戶裡接客,也因此在網路上聲名大噪。
台灣八年級觀眾 vs. 中國90後導演: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界線?
文/ 李沂霖、李旻、李怡欣、林子強
你知道中國各省的電視台,都有一個專屬的紀錄片頻道嗎?而點開許多知名視頻網站,更是每一個網站皆設有紀錄片專區。對比台灣貧弱的紀錄片收視環境,中國竟是熱絡蓬勃許多。但在表象之下,中國紀錄片環境真的如此欣欣向榮?由台灣八年級觀眾組成的編採小隊訪談拍攝《飛地》的90後導演李維,向讀者揭開中國紀錄片環境的一片風景。
「紀錄片是影像的寫作」吳文光談民間記憶計畫
文/ 曾芷筠
2010年,「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吳文光在北京的草場地工作站開始自發性地聚集一批80後的年輕人,有的是美術學院學生,有的是工廠打工仔,他們拿起攝影機,回到自己的村子,尋訪農民被掩蓋的記憶,以及自己與農村的關係。
電影中的double:《愛人怪物》、遊牧影展辛建宗的《澤水困》、紀錄片影展馬克馬巴夫的大師傑作《無知時刻》
文/ 李幼鸚鵡鵪鶉
總是迷戀電影中的double。加拿大導演史蒂芬.鄧恩的《愛人怪物》,男孩奧斯卡的寵物倉鼠對奧斯卡說:「我是你的動物分身。」比起雷奈《穆里愛》四位主角既說實話又撒謊、費里尼《愛情神話》人物既壓抑又放縱或雌雄同體,《愛人怪物》在雙重「自我」方面開拓了新境界。
近期徵件訊息
《放映週報》第555期延後出刊
臺北文學.閱影展
【高雄市電影館】「狂戀 X 愛色」主題影展
肥貓南方編劇工坊2016年春季課程招生中
紀錄的理由:家族記憶、族群認同、社會行動
紀錄片工會年度活動【2016 紀工聚會】
2016青春設計節-青春影展
折射計畫2016年首波活動【膠卷計劃:思考影像的人】
【府中15】2016年5月主題影展【音樂人生】
【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繆思影展
【國影中心】少年/少女.我們的時代——林清介導演作品選
【南門書院】5月份放映節目
【論文徵件】2016校際學生論壇──當代影像思考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