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9 499
像我這樣的革命一生
陳麗貴談《革命進行式》與史明其人其事
城門依然開放:《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文/ 黃香
自行車道存廢的爭議貫全片,《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記錄的就是館方、政府、民間三方對話溝通的過程,呈現出荷蘭民主的文化底蘊。民主之路很漫長,也很花錢,但是並不瘋狂 ──它是一種退讓但不屈服的妥協藝術……
陳可辛《親愛的》:社會現實的叩問
文/ 王念英
趙薇飾演的農村婦女,被批評不夠真,因為她太好看,怎麼演也不像鄉下種田幹粗活的大嬸,就像當年在《少林足球》裡扮的醜女,不管怎麼演,舉手投足都還是個細緻的美人兒。但在趙薇的特寫鏡頭中,不僅看出了陳可辛對選角向來有的信心與敏銳,也可以再次想想「真實」的問題……
柏林 Doc Station 助黃胤毓拍紀錄片更精確
文/ 洪健倫
柏林影展除了是劇情片創作與發表的重要據點,其實也持續關注紀錄片發展,更不忘給予紀錄片新秀創作上的支持,台灣紀錄片新秀黃胤毓以拍攝琉球台灣移民離散史的專案《狂山之海》入選了柏林新銳工作坊「Doc Station」而放映週報也有幸在Doc Station的媒合活動結束不久,就在柏林訪問了這位年輕導演,請他談談這次參加這個工作坊的經驗。
關於Double:《同伴》與《盜貼人生》,黃信堯《大佛》神鬼一體,應政儒《犧牲之旅》虛實無界
文/ 李幼鸚鵡鵪鶉
《盜貼人生》裡的房間,既像幾十年前的光景又似未來世界科幻故事,這種「究竟哪個年代」的曖昧性或非寫實性,以及室內的迷宮(Labyrinth)意象,跟《同伴》在聲音與畫面的實驗色彩,意識形態的革命情懷(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諷刺美國霸權?)大異其趣。
在銀幕上與李麗華共度「第二春」
文/ 陳煒智、洪健倫
電影中心將在三月底,再次帶大家穿越銀河時光,回到星光熠熠的五、六O年代,回顧當時紅片台港兩地,人稱「小咪姐」的李麗華銀幕上的光彩。曾以1964年的《故都春夢》與1969年的《揚子江風雲》兩度於金馬獎封后的她,是華語電影的長青樹,從初出道的1940年到1973息影移居美國的三十載中,有過140多部電影作品。
「虛擬藝術村V2.0」網路和影音與公共的藝術教育平台登場
2015年「草草影展」3/14~22@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摯愛.李麗華」春季影展3/21~5/30@國家電影中心
「遊牧影展」戶外派對4/18@微遠虎山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第六屆2015 讓我們用影像改變世界 紀錄片培訓營
【高雄市電影館】烈火如歌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第七屆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