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448
拍紀錄片就像一場賭博
專訪紀錄片《千錘百鍊》導演張僑勇
凝望銀幕歷史的缺口:《自由之心》
文/ 洪健倫
作為一種塑造文化認同的最佳工具,美國的確已透過電影在大銀幕上追溯美國文化/神話的起源,但是,這類討論和發言長期被白人所壟斷。儘管非裔美國人是美國的第二大族群,在許多文化、次文化層面都影響美國極深,文學領域也早已將其視為重要的一塊拼圖,但大銀幕上這類題材的影片卻始終不多,從這方向看來,史帝夫麥昆的《自由之心》在電影史上絕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藝術靈光之追尋: 談「2014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幾部台灣紀錄片
文/ 蕭淑如
不論這是來自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或電影等藝術,如果你曾經為其散發的無名思想所撼動,那麼,誰不想認識更多能以這些表現形式傳達意念的創作者?誰又不想更進一步探尋,究竟那富涵創造力的哲思與身體,如何被賦予神秘天才?也許,藝術紀錄片做為一種類型文本,便提供我們對其中的追尋線索……
別怕雷奈 aka. 如何穿越記憶的迷宮––高雄電影館雷奈回顧展導讀
文/ 鄭秉泓(本影展策展人)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雷奈的經典名作如《穆里愛》等心生畏懼,那麼請相信我,他與亞倫.艾克鵬合作的《吸煙/不吸煙》和《喧嘩的寂寞》絕對是最簡易可口的入門片。迥異於早期作品中過於實驗性的敘事手法與走在全世界前端的超越性剪輯方式,雷奈在 1970 年代的唯二兩部劇情長片《史塔維斯基》、《天意》成為了一個過渡……
觀摩精彩更勝於競賽:縱觀 2014 柏林影展
文/ 端木芸珊
如果今年的鹿特丹影展競賽讓人遺憾,柏林影展的競賽則是讓人失望,去年的柏林競賽雖然已嫌落寞,但起碼還有《天堂:望》或是《青春殘酷練習曲》等較具衝擊性的亮點影片,在連柏林影展選片人都大嘆找不到好片的狀態下,今年競賽片顯然無法滿足各方看客,只能眼看《性》片獨佔媒體版面……
台灣藝術電影之父—潘壘
文/ 陳煒智
新世代觀眾或許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潘壘,1950年代文藝巨擘、1960年代知名電影編導。他的小說《紅河三部曲》,他的電影作品《颱風》、《落花時節》、《劍》、《情人石》,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不朽經典……
逃獄矛盾大對決:《鋼鐵墳墓》
文/ Gina Wang
一位號稱沒有監獄可以阻攔他逃獄成功的男人,遇上號稱沒有犯人能逃獄成功的監獄。這樣的矛盾對決,究竟最後的勝者是誰?
【第36屆金穗獎入圍 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3/21-3/30
2014金馬奇幻影展四月登場
【高雄電影館】「後青春期的輓歌」主題影展 02/18 - 03/14
【光點華山】三月館內影片放映、活動訊息
「六四影像詩」短片全球徵件
2014青春影展徵件熱血徵件!讓我們用電影改變世界!!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第10期徵件計劃(2014年3月16日截止)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