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戰爭與電影:二戰終止70週年電影紀念專號
專題:戰爭與電影:二戰終止70週年電影紀念專號
編輯室報告:戰爭、電影與和平 003
影史縱橫
柏林文化狀況:論威瑪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 文/李政亮 004
專題:戰爭與電影:二戰終止70週年電影紀念專號
70年專題大事記 整理/徐明瀚 016
離島的人:克林‧伊斯威特《琉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信》 文/謝育昀 017
未竟之戰?重探《八百壯士》的時代意義 文/王珞 020
從文壇到影壇:淺談抗戰史詩鉅片《藍與黑》和《星星月亮太陽》 文/符立中 024
親人是戰場的一部份:專訪《冲天》導演張釗維 訪問/徐明瀚、整理/鄭翕謙 030
柔情與悲情重(解)構的亂世幻影:吳宇森《太平輪》中違和迷離的愛情/歷史敘事 文/劉婉俐 046
戰後於台灣上映的電影:1945(民國34)年~1949(民國38)年 原作/川瀬健一、翻譯/陳宛頻 050
異地成鄉:淺談紀錄片《灣生回家》 文/王智明 061
失蹤˙失語˙虛無主義:《人間蒸發》、《挪威的森林》、《來自紅花坂》與《永遠的零》 文/張釗維 065
台灣電影新視角
比現實更真實的世界:《醉˙生夢死》與《玻璃動物園》的文本比較 文/但唐謨 070
當代世界電影
21世紀還會誕生名將嗎?:克林‧伊斯威特《美國狙擊手》 文/沈旭輝 073
貢札古之死:《殺人一舉》監製與導演對話錄 原作/埃洛‧莫里斯 (Errol Morris)、翻譯/沈孟潔 076
媒材跨界
繪畫與電影的對話:彼得‧格林納威在威尼斯的影像實驗 文/張謙 084
此時、此地、此食、此景:從《海街日記》與《戀戀銅鑼燒》的地文誌談起 文/張愷殷 092
書評書介
光影交錯的人生風景:宮本輝與是枝裕和的《幻之光》 文/吳怡芬 096
進入世界圖像:談周蕾《世界標靶的時代》、《溫情主義的寓言》中的觀看政治與文化想像 文/陳衍秀 099
《正片》「地景及其變形」專題選介 文/林心如 103
法國《電影筆記》的概念戰鬥史 文/周星星 104
專欄
臺灣電影變幻時
風中家族:一場時代重塑的未竟之業 文/鄭秉泓 106
筆像攝影機一樣
當我們談論「亞洲紀錄片」 文/林木材 112
國家電影中心動態
2015年8-9月活動回顧 114
2015年10-12月活動預告 115
新進圖書 117
Table of Content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