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戶外電影院

2015 Issue, 163

專題:戶外電影院

本期專題【戶外電影院:影像的巡演與原址放映】,邀來了七篇專文討論臺灣不同地點舉辦的戶外電影院,當中有以侯孝賢《尼羅河女兒》推動文化地景保留的蟾蜍山、用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回望大安森林公園演變的電影地誌、或是直接發生在社會抗爭現場的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乃至於是在運動發生過後,影片重回事發現場播放的《樂生劫運》、《殘響世界》、《蘋果的滋味》、《太陽‧不遠》,就連記錄香港雨傘運動的《幾乎是,革命》,也在臺灣四處巡演,遍地開花。
NT$ 160
雜誌試閱

編輯室報告:當電影重回大地 003

影史縱橫


3-D逃逸路線,或更多層的迷惑陷入? 文/鄭立明 004

關於「立體電影」的種種 文/陳煒智 006

《告別語言》的引述著作 文/泰德‧芬特(Ted Fendt)、翻譯/林心如 011

語言告別之後,是新的開始,還是結束?:高達《告別語言》、《3X3-D》的3-D反撥 文/鄭立明 018

臺灣電影新視角


重點就是你要拍到:侯孝賢談《刺客聶隱娘》 訪問/徐明瀚、日德艾蘭(Ella Raidel)、整理/王思穎 026

故事是別人的,寫的卻是自己:在寶藏巖重看《魯賓遜漂流記》 座談/林正盛、徐明瀚、整理/梁鈞涵 036

專題:戶外電影院


蟾蜍山:當《尼羅河女兒》回到山城 文/陳平浩 042

大安森林公園:從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 文/黃作炎 048

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的現地譬喻 文/林倩如 052

樂生療養院:《樂生劫運》與《殘響世界》放映現場的存在與不存在 文/賴珍琳 055

壹傳媒員工餐廳:李惠仁《蘋果的滋味》蘋果日報工會專場 文/徐明瀚 061

立法院:在盛開的愛裡,看見《太陽‧不遠》 文/影憶 064

全臺撐傘:香港雨傘紀錄片《幾乎是,革命》巡演 文/印卡 067

當代華語電影


冷靜與熱情:尋找萬瑪才旦 文/黃駿 070

黃土地上有個老驢頭:沙漠化的黃土地與捍衛「自我所有」的《老驢頭》 文/郝建 074

廢墟影像:從《玉門》談起 主持/孫松榮、與談/史杰鵬、高俊宏、黃明川、整理/謝以萱 078

當代世界電影


從感覺到政治:佩德羅‧科斯塔與「方泰尼亞三部曲」 文/吳尚育 091

書評書介


觀看的艱難:薩爾加多的鹽地與凝視 文/王聖閎 098

專欄


臺灣電影變幻時

愛琳娜:城市邊緣狂想曲 文/鄭秉泓 100

筆像攝影機一樣

巡迴的姿態,影展的意義 文/林木材 105

國家電影中心動態


2015年5-7月活動回顧 107

2015年8-10月活動預告 108

新進圖書 110

新進期刊專題選介 113

Table of Content and Summary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