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頭條】在密林深處揚幡招魂:「必須虛構」的迭代結界與現實表徵下的「多樣真實」

「歷史的堆疊造成身分問題越趨複雜,多重文化流竄於菲律賓社群,時而並置,時而矛盾,使梳理認同的任務更加艱鉅,最終形成一股只能暫且稱作後殖民的社會狀態,以及無法釐清的認同迷霧。」

2022 TIDF 推出焦點單元「必須虛構:後國族菲律賓紀錄片的多樣真實」,選映 1980 年代至今共 46 部長短片作品。在本期【放映頭條】,作者張晉瑋將以菲律賓歷史文化的不同構面切入,向我們分析本次影展選映作品,如何以「虛構」交會「真實」。
閱讀更多
【2022 TIDF】(re)processing(再)處理:威廉.肯特里奇的流變世界 2022-05-06

本屆影展焦點影人單元選映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的 19 部短片作品,帶觀眾一探他以多變媒介穿越南非殖民、種族、資本階級等社會變化的創作。作者林青萱以肯特里奇不同的創作方法出發,敘述肯特里奇對南非歷史創傷的「再處理」(reprocessing)創作過程。初次接觸肯特里奇作品的影迷讀者,請勿錯過本文。
閱讀更多
我想說一個,女性視角的中產家庭故事——專訪《一家之主》導演王希捷 2022-05-03

臺灣電影《一家之主》將在本周五上映,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鮑起靜主演,以女性視角出發,串聯都會生活下的中產家庭故事。作者張婉兒本期專訪導演王希捷,暢談生命歷程觸發的細膩創作觀察,請見以下精彩專訪。
閱讀更多
【2022 TIDF】過曝的盲域:《永無黑夜》的非人負像 2022-05-11

本篇精彩的讀者投稿,由作者許鈞宜賞析本屆 TIDF 「記錄X記憶:檔案變形記」單元選映的《永無黑夜》(There Will Be No More Night,2020),敘述對作品中機械影像之思索,也連結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理論,為其洞見在當代影像中的連結作述。《永無黑夜》於本次影展尚有放映場次,也請不要錯過本篇評論的深入賞析。

閱讀更多
【2022 TIDF】公轉自轉,讓攝影機繼續轉──手作的光影與情感:訪實驗電影創作者徐璐 2022-05-07

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實驗電影創作者徐璐,談論她的創作源起、關注、方法,還有她在美國求學期間與當地藝術社群的交流與養成。除了徐璐於本次影展選映的《短短的歷史》、《臨摹(另一種版本)》、《公轉休眠(還在自轉)》三部作品之外,本篇專訪也論及她對金門的個人記憶,將融入她著手進行的新作品。請見由作者許耀文撰寫的精彩專訪。
閱讀更多
迷影 all at Once:《媽的多重宇宙》的多重時空蒙太奇,與楊紫瓊的宇宙形象 2022-05-06

近日熱映的 A24 出品電影《媽的多重宇宙》,以馬來西亞華人女演員楊紫瓊為主角。作者謝鎮逸為旅台馬來西亞人,在本篇影評中,以楊紫瓊在銀幕上的百變形象,與如何扭轉常見的國族討論方式為引,切入這部引起熱議的迷影文化(cinephilia)作品。請見本篇精采評論。
閱讀更多
安「石」之亂?——從《媽的多重宇宙》字幕翻譯,看影視字幕產業動態 2022-05-11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當中,電影字幕翻譯議題引起熱議,也激起對「在地化翻譯/二次創作」的討論。本期《放映週報》邀請作者蔡宛庭,專訪譯者陳家倩、日語譯者張克柔、西語譯者林震宇等三位專精不同領域的翻譯老師,由三人對翻譯各有不同的見解,來談翻譯這門專業的不同面向,也希望啟發不同層面的討論,請見以下專訪全文......
閱讀更多
【編輯室的話】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11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七篇精彩文章。
本期《放映週報》文章持續聚焦 2022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共有四篇相關文章。除了由作者許耀文撰寫,邀請藝術家暨實驗電影創作者徐璐分享創作觀點與藝術家社群養分的精采專訪外,還有作者張晉瑋針對焦點單元「必須虛構:後國族菲律賓紀錄片的多樣真實」作品,回應菲律賓歷史文化進行分析;作者林青萱則書寫本屆焦點影人,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創作手法與主要關注。除此之外,本期亦有一篇精彩投稿,由作者許鈞宜對本屆放映作品《永無黑夜》進行影評書寫。
在院線電影方面,國片《一家之主》於月初上映,本片由王希捷導演執導、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鮑起靜主演,在疫情期間潛沉多時之後,終於能與觀眾見面,本期亦邀請作者張婉兒與王希捷進行深度專訪,帶讀者一窺新銳創作者的台北觀點;以馬來西亞華人女演員楊紫瓊為主角的熱門院線電影《媽的多重宇宙》,作者謝鎮逸的影評即以楊紫瓊為中心進行書寫,帶讀者從不同方向走進這部迷影作品。
除此之外,我們也從《媽的多重宇宙》引起的字幕討論爭議做發想,邀請作者蔡宛庭專訪三位專業譯者,與我們進行分享對翻譯字幕的各自看法。在觀看外文電影(不僅限英文)仍普遍需要依賴字幕的狀況下,對於字幕翻譯的方法與期待,也各有不同見解,我們邀請讀者瞭解專業譯者的部分想法,或許能成為促成更多討論的第一步。
最後,如同以往,《放映週報》持續徵求讀者稿件。不論大眾或小眾、劇情或紀錄,我們希望收到關注臺灣電影的評論,為作品留下深入的書寫與分析。歡迎有興趣的寫作者來信投稿、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在疫情肆虐的年代,不論在銀幕或螢幕上,祝福各位讀者觀影愉快,繼續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2.05.14